【快乐衔接】有趣的测量——天桥中心二幼幼小衔接系列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探索发现。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近期,天桥中心二幼大一班的孩子们就变身小小测量员,在家中进行了“直尺测量”的探秘,快跟随我们的镜头来看看吧!
初识直尺
大家好,我叫直尺,我具有精确的直线棱边,可以用来测量长度和作图。广泛应用于数学、测量、工程等学科。据说坊间依稀传着直尺和圆规是由伏羲及女娲发明的。山东东汉武梁祠石室留有“伏羲氏手执矩,女娲氏手执规”的造像,其中的“矩”所指的便是“直尺”了。
直尺上有很多的竖线,叫做刻度线,它可以用来测量距离并记录测量结果。
直尺探秘
什么是直尺?它的作用是什么?跟随老师的讲解学一学~
让我来测量一下物体的长度吧~
活动中,孩子们利用直尺来测量橡皮、正方体玩具、手机的长度,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目测的方法,大致得出物品的长度,最后采用测量工具——直尺,更精确的测量出物体的实际长度。
我们要将所测量的物品放在刻度线的上方!用我们的小手认真数一下,物品的终点对齐哪个数字,就代表几厘米!
测量完成后,孩子们认真进行了记录,小朋友们都是最棒的小小测量员!
测量成果
通过亲手操作,孩子们的测量成果也新鲜出炉啦,快来看看吧~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到很多关于直尺测量的知识,直尺也帮助我们测量出橡皮、正方体玩具和手机的长度,直尺还可以测量什么呢?待我们继续去探索!
为做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科学衔接,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及班级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快乐衔接》板块将从身心准备、学习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四个方面,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坚持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系统的帮助家长做好幼小衔接指导,带领孩子们在游戏、科学探索中获取经验、快乐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