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观】(第七期)做教育,别求人人都懂你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校长.观】(第七期)做教育,别求人人都懂你

2022-11-30 10:31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4511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这一个月,差不多可以叫做“足不出户”的一个月,从11月9号开始居家线上教学,至今不能和老师、学生、家长面对面,但通过各种渠道同样可以观见这特殊时期的真实状态。这不,令大众焦虑的信息不断,有信口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疑问难,还有一件件突发事件迎面而来……有的意料之中,有的猝不及防……

但不管怎样,我更想说,这一个月,也因了宅家办公,便更多了时间可以让自己安静地阅读。也正是因为一页页地阅读教育经典,让我更加坚定:越是面对糟糕,越要做一个心平气和、冷静思考的校长!做教育,从来都没有立竿见影。所以,我想对所有的教育人说:坚持用心、用情、用智慧,真实做教育,做真实的教育,无问西东!

因此,这一期《校长.观》,只想以特殊时期的这张课表为例来表达,做教育,别求人人都懂你!

实话实说,截至今日,我们的线上教学课程表已经调整过三次了。为什么?只为学生!

反反复复的疫情已持续三年之久,虽不陌生,但终究不愿。 线上教学一开始,许多家庭里鸡飞狗跳一定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当我们面对疫情形势越发严重线上教学一直持续时,我们需要站位学生立场进行研讨:学生在家可以干什么?喜欢干什么?干了之后可以生长什么?

一、关于兴趣

大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这话之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讲,更甚!原本小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很短,如果一整天的网课都是单向听老师的语音,没有交流没有互动,他们何来兴趣可言?因此,在第一周工作复盘中,老师们忧心忡忡,孩子们在屏幕后面在干什么?到底有多少人在认真听?教学质量怎么能得到保障?大家都觉得是个未知数。

我想,这样的状况不仅仅是我们学校的孩子,这是全国乃至全球的孩子上网课都存在的共性问题。那么,要想提高网课的参与度和效度,首先一定是想办法让孩子们觉得这些课程有兴趣,老师们上得有趣才行。所以,我们的课程表上出现了可能需要解读但其实又很直接的表达,比如“美术----美工坊”,就是让孩子们充分地利用家里的物品,进行手工创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提升审美能力;比如“语文+眼肌游戏”,就是强调一节语文课后,语文老师要组织孩子们进行眼肌运动的游戏活动,真正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我想这样的安排比起形同虚设的“眼保健操”更有实效性;比如“玩转居家小科学”,同样要借助家里就地可取的实验器材来做科学实验,比如食盐跳舞、比如动感小人等,人人动手,兴趣十足。兴趣有了,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进来,行动起来。再加上学校的官微每天都会推送参与课程学习好的孩子做榜样学生,更是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线上学习的兴趣。

做这些,总会有人不屑一顾地称它为“形式主义”。原本我还想说说“形式”和“形式主义”的决然不同,然而今天,我只想说,不管用什么形式,只要让孩子动起来了,就是有用的、有效的形式,就是值得去做的形式。

二、关于阅读

走过大半辈子,对自己产生影响的金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读好书交高人”这一句,持续的上进、努力,给予我最大力量的一定是读书。因此,从第一天走进康美校园,便将阅读放到了第一位,“书香梦远向未来”这句话便成为了全校师生耳熟能详的话语。线上学习阶段,如何引领孩子们将书读起来呢?我们在这张特殊的课表上特意安排了“晨读时光”,并明确提出“站起来,大声读,读出一天精气神!” 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启一天的学习。下午完成作业提交后,又专门安排了“课外书读起来”的时间,让每个孩子跳出教材去汲取更多的营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讲:“有时候,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你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学生的学习越是困难,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突然想起一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此时此刻,我想说,用各种书籍去丰富孩子的大脑吧!再穷,也要给孩子买书,再苦,更要让孩子读书!

准备停笔时,并不知道网课还会持续多久?不知道课程表是否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微调?就用一句话来结束这一期《校长.观》吧——学校教育,努力做到尊重儿童、研究儿童、成就儿童,别求人人都懂你。

撰稿:李俊淑
供文/供图:重庆两江新区康庄美地小学校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