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探究过程,分组联动学习——记杭州市左岸幼儿园“杭州故事”项目活动中持续性探究的研讨
为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引导教师科学观察和正确解读幼儿行为,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幼儿在项目活动中持续性探究能力的发展,2022年11月,杭州市左岸幼儿园全体教师齐聚一堂,探讨了如何在项目活动中开展持续性探究。
首先,幼儿园教科室主任叶炯老师再一次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了项目化学习的黄金法则。她问老师们:“我们已经开展了两年的项目活动学习研修,为什么我们要开展持续性的探究?”通过两个具体案例的解读,老师们了解了持续性探究对于项目活动的参与者来说,项目活动就是有目的的学习,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目标是通过深度学习掌握知识和概念。随后,老师们分为三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研修任务,一起亲历探索项目活动的持续性研究。
任务驱动组的老师们带着任务的思路审视自己之前做过的项目活动,选取了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情景导入组的老师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活动,将自己带入情境中“像儿童一样开展项目活动中会怎么做?”问题驱动组的老师们收集了在教师开展项目活动中值得探究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1月29日中午在音乐厅开展了一次分组研究的汇报活动,年轻老师们做为这次活动的主角进行了汇报活动。任务驱动组的邓叶老师讲到了:“当时在项目活动中有一个可持续的研究点,老师只是一带而过,现在看起来还能继续进行深挖。”
赵冯熙老师和刘林泥老师介绍了自己小组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的感受,她们不约而同的提到,在带着孩子做项目活动时总是想当然这样做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体验和感受,持续性探究让自己设身处地站在幼儿角度上去解决问题。
问题驱动组的郑江萍老师带着组内的研修问题,介绍了老师们的研修思路:在实际开展项目活动时总是会遇到有一些孩子不在状态,或者能力差异较大,这时我们的导入要有技巧,只要他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就是活动的亲历者,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
教科室主任叶炯老师对于本次分组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教师的经验不能代替儿童的体验,有的时候我们在开展活动中总是急于推进,忽略了给幼儿的足够时间的探索,教师要在不断地探索和调整中发现问题,将问题细化,不断推进并促进进行持续性探究。
本次研修活动顺利结束了,每位老师都在这样的分层研修中获得了成长。
撰稿:谢妙爱
审稿:叶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