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杜集区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再谋智慧学校发展新篇章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频道

淮北市杜集区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再谋智慧学校发展新篇章

2022-12-14 17:27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5071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淮北市杜集区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再谋智慧学校发展新篇章
12月13日下午,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信息技术培训和支持团队成员召开视频会议,对我校参加“安徽省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应用评估淮北市汇报会”汇报情况、专家建议及其他与会学校的汇报,进行总结,为我校智慧化建设再谋新路,再开新篇。本次会议由周开军校长主持并逐一听取全体人员的汇报、心得和发展思路。
本次会议上,周兴国副校长表示:有幸作为教师代表,向评估小组讲述了绿地21城实验学校智慧学校建设的一些情况。绿地21城实验学校智慧学校建设“123456行为模式”相对于其他学校,使建设工作更便捷化,对存在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避免了把智慧学校复杂化神秘化的倾向,增强了可操作性,得到专家的认可和其他学校的赞赏是实至名归的;对于在实际智慧教学应用中出现的资源能否充分利用、教学的互动呈现形式、软件的兼容性以及借助信心技术进行学情分析、学科融合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张敬老师在市级汇报会上就专家提出的问题,根据自己在智慧课堂教中的亲身感受作了回答。他认为在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师要实现教学角色的彻底转变,成为不仅是“教”主导者,更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教师要熟练使用智慧课堂设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授课环节, 实现高质、高效的智慧课堂教学。同时就智慧学校建设中技术环境、人才队伍等提出自己的看法、想法,也希望政府部门对农村学校偏远地区实行政策倾斜,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教务主任刘鹏飞表示,安徽省的智慧学校建设工程使淮北市区域内的教育均衡状况大大改善,给农村的老师带来了新鲜的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智慧课堂的建设和智慧校园各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目前在一些农村学校硬件配置了,但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于先进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还是弱的,还需要对农村教师加大培训力度,以适应智慧学校建设带来的新的教育需求。
郝盛访老师提出:在智慧课堂教学当中,对课件资源不能够只是“拿来主义”,而是需要对课件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尽量使学科资源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错题本,提高教学效果。
孙凯老师表示,智慧学校之间应该强强联合,增加互动性。优势学校帮助弱势学校,“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打造学校优质资源共享。突破对智慧课堂的认识不深刻,理观念不新,资源不够,探索不彻底的问题。
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周开军参加了淮北市智慧学校建设评估“校长访谈会”并作汇报。周开军校长从安徽省智慧学校“5+2”架构建设方案,到创新“教-学-测-管-评”的一体化策略,实现了可视化的数据支撑,使学校管理者有理、有数据支撑为抓手,快速实现绿地学校的智慧学校建设。周校长还就资源配备、人员培训、高效课堂、教学教务和校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结合绿地学校一年多来的建设实践做了全面细致的汇报。并强调:绿地学校从2021年创建以来,经四方联合办学,创建硬件配备,按照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对学校的建设要求(打造杜集区智慧学校样板校),精心打造出绿地学校智慧学校建设“123456行为模式”;全面落实安徽省“5+2”智慧学校建设以及“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的智慧学校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表示在以后的智慧学校建设过程中,找准努力方向,充分发挥智慧课堂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作用,提高智慧教学水平。
周开军校长表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通过培植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与文化智慧,本着“精准、个性、优化、共享、思维、创造”的原则,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品性、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等等。
周开军校长还对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保护学生视力,学生平板电脑购置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的做法,得到与会专家组的一致认同和其他学校校长的赞赏。
本次会议是在淮北市智慧学校建设应用评估会议之后,结合淮北市智慧学校建设以及本校实际召开的。各位领导、老师献言献策,共谋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的智慧学校建设和发展新篇章。
执笔:张敬
终审:周开军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