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赢”字说开的警示教育——一所基层学校纪委书记与教师见面会上的发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由“赢”字说开的警示教育——一所基层学校纪委书记与教师见面会上的发言

2022-12-26 13:27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5366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作者:刘家喜
刘家喜,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湖北省名校——襄阳市第三中学,任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作之余,勤于动笔,言论爱好者,时评践行者。所写教育随笔文章,散见《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杂文报》、《中国体育报》、《现代教育报》、《德育报》、《教师报》、《楚天都市报》、《中小学管理》杂志、《中小学党建》杂志、《湖北教育》杂志、《天津教育》杂志、《云南教育》杂志等纸媒体。有关教育时评与杂谈类文章,多见于凤凰网、新华网、光明网、腾讯网、荆楚网等国内的大网站。

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根据襄阳市纪委关于纪检干部交流任职精神,市教育局党组、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调我到襄阳三中来工作,能够成为我们三中大家庭的一员,感到非常荣幸。

今天的学校师德师风工作推进会上,学校党委安排我讲话,心想让我在这个与全体老师的特殊见面会上发言,实则是增进大家彼此认识了解的一个好机会。那么,“恭敬不如从命”,讲什么、从哪讲起?

说句心里话,作为基层纪检干部,我首先想到自己的主责主业——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因为“反腐倡廉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但是仔细一想,认为首次见面谈“存亡”貌似显得太严肃,于是,一个由“亡”字偏旁而组的一个喜庆吉祥字—赢,即赢得胜利、输赢的“赢”字,一下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师们,需要声明的是:我在分享自己的感悟时,会不时将“反腐倡廉”之意穿插其中,旨在进一步增强大家的纪法意识。

说到汉字,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人们非常非常的聪明,他们造的汉字既很美,又有趣!美在哪儿?汉字是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常常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下面,我们不妨就以“赢”字为例来解读、交流。“赢”字,它是上中下的结构,上面是一个“亡”字,中间是一个“口”字,下面分别由“月”、“贝”、“凡”三个字组成。这么一个有趣的字,生动而又形象的告诉我们,要想“赢”,必须做到亡、口、月、贝、凡五个字兼而有之,同理,我们三中要“赢”也是如此,必须从“赢”字的会意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一、亡:系指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提醒我们,必须要随时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变化,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是未来失败最大的主因,熟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比如说,面临新高考,我们三中怎么办?

我们三中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前面有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在领军,后面有兄弟学校当追军。我们通常给学生讲,学习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一个学校而言,其教育教学业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说到这,我想起曾经工作过的襄阳四中,在本世纪之初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到了2008年的时候,这所曾经的湖北省示范高中理科生考入清华、北大人数,实现了另类“零”的突破,事实面前,自然变成了广大市民心目中的不好学校。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2008年秋,襄阳市委、市政府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调时任东风中学校长的程敬荣同志担任襄阳四中校长,程校长到四中后,一天到晚就在学校转,所以,学生为此给他起了个网名叫“程转转”。一年后的2009年高考,襄阳四中有10余人考取清华北大,这时有人开玩笑说“程校长火好”,时任市教育局局长的李菲同志说“这与程敬荣校长学生至上、教师至上、规则至上、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事实的确如此,程敬荣校长引领新的团队,从纪律与规矩抓起,历经7年多的拼搏与创新,2015年,襄阳四中当年高考成绩达到北大清华分数线人数28人,重铸辉煌,再攀新高。正是因为程敬荣校长和他率的团队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他成为建国以来,襄阳第一个、目前也是唯一一个,直接由校长岗位荣升为市教育局局长的。

再来看看柯达公司,柯达曾经创造了全球传统胶卷市场的神话。在辉煌时期,柯达曾占据全球2/3的胶卷市场,拥有员工8.6万人,其特约经营店遍布全球各地。然而,不幸的是,这个拥有131年历史的老牌摄影器材企业柯达公司以破产而告终。柯达破产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重要的一点不可否认,就是新数码时代的来临,它还原地踏步,不去转型,不去创新,那就必将被时代所淘汰!柯达公司的发展路径,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名校发展如此,名企发展如此,国家发展也是如此。我们认真想一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中“复兴”二字怎么解读?想必大家心里应该很清楚。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昔日的辉煌,只能说明过去。所以,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居安思危,襄阳三中高质量发展,还须牢记“同志仍需努力”!

二、口:强调的是表达沟通能力。

就是说,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欲要成功、要赢,必须要会沟通和传播。当然,成功的沟通是双向的,既要有好的表达能力,也要有好的倾听能力。 

就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家长。我们在与学生交流时,与家长沟通时,是否做到了平等的沟通呢? 比如说,我们过去在与学生沟通时,习惯性问学生:你听懂了吗?对此,我们能否这样问:某某某同学,我讲清楚了吗?这样的问法,表面上看,只是词序形式的不同,其实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升华,也是一种尊重的教育。我们应该知道,问“你听懂了吗”?潜藏着不懂的原因在于学生自己。而“我讲清楚了吗”?说的是,如果学生没听懂的话,原因在于我们的老师,是我们老师自己没讲清楚。

苏格拉底说:上天赐给每个人两只耳朵,一双眼睛,而只有一张嘴巴,就是要求人们多听、多看,少说话。因此,我在想:少说多听的交流,是不是显得我们更加尊重学生和家长呢?也可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们的态度又将如何呢?

此时此刻,作为纪委工作人员,我想特别特别提醒“口”的另一功能——“吃”与“说”。关于“吃”,对于违规接待的“四风”问题,中纪委的要求是“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同时,也提醒我们的老师不要接受我们的服务对象——家长朋友的宴请。关于“说”,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学校,从我们“口”中说出的话,应该是满满的正能量,绝对不能犯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

三、月:有两种含义,既指时间,又指身体。

首先,指时间观念,“月”在“赢”字中的含义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的成功需要岁“月”的磨炼。

这里,我不妨来插讲一则寓言小故事:同是两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杠。晾衣杠不服气的问笛子:我们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凭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值千金呢?笛子回答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做,晾衣杠此时沉默了。通过这则寓言,我想强调说明的是,事实上,人生亦是如此!只有经得起打磨,耐得住寂寞,扛得起责任,抵得住诱惑,人生才会“赢”。看见别人辉煌的时候,不要嫉妒,因为别人付出的比你多。

其次,指健康身体,“月”是从小篆“肉”演变而来,我们发现人体的重要器官就有“月”字旁,如肝、脾、肺等,说明健康的身体是“赢”的前提和保证。有专家调查发现,离操场最近的一个大群体近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个群体说的就是我们的教师。老师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何谈幸福?哪有幸福?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健康的身体,神马都是浮云,根本没有“诗与远方”可言。所以,我在此提醒大家:您的身体,不仅仅属于您自己,同时属于父母、属于孩子、属于伴侣。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跑步做操做起,助力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四、贝:警示人们取财要有道。

众所周知,“美丽的贝壳”在原始交换时期,是一种货币,通俗讲,就是钱!财富是物质基础,但不义之财不可取,即取财要有道。

但是,我在认真看这个“贝”字的时候,认为如同“人”字上面戴顶帽子。这顶帽子,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身份,教师自然属此。公职有公权,用权必受监督,这既是纪律,也是红线。比如酒驾、醉驾问题,师德师风、有偿家教问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问题,还有“带彩”娱乐问题,以及公款违规消费问题等等。对此,或许有些同志会说:我既不是党员,又不是干部,你讲的这些都与我无关。有这种想法的同志,我想提醒的是:大家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一定抽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去真正领悟“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这九个字的深刻含义。中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强调“要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对此,我们必须要永葆“赶考”清醒和坚定,一体推进“三不腐”。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毋庸置疑。我们纪委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办学环境,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护航、助力!

五、凡:系指非凡的心态。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都说“凡”字系指平常心态。但是在这里,我个人认为要想“赢”,必须是非凡的追求、非凡的拼搏、非凡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须有我。老师们,我们好好反思,认真想一想:以襄阳三中目前在全市基础教育的地位,我们在市里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个三等奖也或二等奖,是否与之匹配呢?在市纪委、市教育局等部门工作考评中,我们获得的等次仅是合格,脸上有光吗?

同志们,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校的发展,只有靠文化来引领,才能走稳走远。什么是文化?或者说文化是什么?

目前,各界公认的一种解释,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四句话”: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有了这样的文化认同,我们开会的时候,就不会玩手机、看视频,也不会改作业、阅试卷。同时,有了这样的文化认同,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加用心、用情、用力!

老师们,“木桶理论”提醒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人人代表三中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彰显的是襄阳三中人的素养!

老师们、同志们,今天的三中,不是过去的三中。今天的三中,是襄阳高中教育“三足鼎力”的三中,社会瞩目,期望值高,要求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校,既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自觉当好新时代的襄阳三中主人!因此,在我们襄阳三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全体三中人必须同向发力,为伟大的三中梦贡献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我非常欢迎大家对我们纪委工作的监督。

发言完毕,讲得不对、不妥的地方,恳请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你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