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金中集团人民中学:捷报频传奏凯歌 硕果飘香又一年
好消息来啦!
江苏省第二十二届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落下帷幕。全省近20万名高中学生积极参与,金中集团人民中学高二6班韦牧含、高三7班吴汪洋斩获大赛一等奖。在20万人中崭露头角,让我们听一听她们会说什么?
高二6班韦牧含在语文这条路上,我们都是终身学习者。而我一直认为,如果想要学到什么东西,最高效的方法是把它讲出来。
用好课本:
在阅读时摘抄下喜欢的句段,一方面作为论据积累,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有效模仿(模仿框架思路,遣词造句等)。了解课文作者的事迹,最好是能与同时代不同作家做些对比,构建横向联系,同时类比不同时代而具有相似品格的作家从而形成纵向联系,真正立体全面地了解作者。这些准备能让人物素材的积累更加高效系统。
细心观察:
对周边的事物、观察、思考、归因,这也是一种可贵的输入,生活处处是文章。空洞的书写在当下是一件门槛很低的事情,一味的词藻堆砌也并不能使文字发挥其价值。观察是为了得到符合时代的立意,思考是为了补全“为什么”这一关键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时逻辑自洽,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理想目标。
稳定输出:
写下一天的想法,无论是什么。这可以让我们保持一定的手感,形成有利于写作的思维模式,增加文章可读性。
修改初稿(考场作文/平时随笔):
在修改时,先自主修改,目的是让我们实现从作者到读者的转换。从读者角度思考自己该怎么写,这对文章结构/人称/语言的精进帮助很大。自主修改后,思考改动处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入外界建议,主动和老师交流。
勇于行动: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的距离。但是,当跨出第一步的时候,调整好心态,相信属于自己的质变已经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悄然孕育。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高三7班吴汪洋本次参赛是一次独特的体验。因为疫情防控,我们是线上考试,大家都按照老师要求,把摄像头对准自己的桌面,抓紧时间写作。这整场考试都在摄像头面前完成,监考方式虽然与以往不同,但考试的氛围一样浓厚。看着电脑屏幕里同学们奋笔疾书的样子,还有同学贴着退烧贴比赛,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语文、对写作的认真和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个人认为对阅读和写作的坚持脱离不了兴趣,在平时的休息时间,读一些喜欢的书,增加自己对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便会爱上阅读,这之后再跳脱出自己的舒适圈,尝试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一方面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能积累作文素材,写作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学习中可以备一个素材本,积累看到的好词好句、深刻的社会问题、成功人士的经历等等,有意地模仿好文章的写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值得庆贺的是第七届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也传来捷报!
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轮角逐,最终获奖结果出炉!多名学生获得大奖。
高二6班 张心研 市二等奖
高二3班 马一诺 市二等奖
高一6班 戴波薇 市三等奖
高一7班 王依凡 市三等奖
高一9班 张诗韵 市三等奖
高二6班 李紫睿 市三等奖
高二8班 刘煜涵 市三等奖
高一1班 石珂璇 市优秀奖
高二1班 居润娇 市优秀奖
高一8班 黄曹阳 市优秀奖
恭喜所有获奖同学,也感谢每位参赛者以及指导老师付出的努力。愿文学成为每个人心中不灭的火种,愿我们都能用青春的笔表达自己最美妙的思想。
供稿:高中语文教研组
初审:钱 敏
复审:曹荣英
终审:马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