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时艰启智慧之门,谋发展探教学之路——智慧教学之路探索
克时艰启智慧之门,谋发展探教学之路
——智慧教学之路探索
健康码、行程码、大数据监控……三年的守候和等待,终于在春暖花开季等来了山河无恙时!学校迎来了复学,孩子们高兴地回归了校园:生活回归正轨;生命依旧健康;生长持续精彩!然而,原本循规蹈矩的学习方式似乎也偏离了轨道,影响我们更深的是一个词汇:后疫情时代。依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学之初,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领导克时艰、谋发展、找契机、开新局,带领全校教职工利用智慧教学资源,鼓励教师探索智慧教育新路径,提高学生素养!
回顾刚结束的一学期,为防疫需要,全市学生从11月8日停课,11月24日转成线上教学。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学生着急的问我:“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开学?我想听你真的上课”。这个学生是我们班学习委员,成绩优秀,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都非常好。我听后哭笑不得:我们的孩子还是缺乏学习能力啊!空中课堂,多好的学习资源,孩子自己有手机,可以随时查找资源,搜索优化资源配置,提前自学;课堂教学视频有回放,随时排疑解惑;课后练习自我检测,数据信息随时反映知识掌握情况。多好的学习机会啊!但渴望回到线下课堂的还有我们的老师,经常听老师抱怨:一个多月的线上学习白白浪费了,这一章节是整本书最难的知识点,就是课堂学习,老师也得反复强调,恰恰是网上学习,学生能学会才怪呢……类似的声音不胜枚举!这种声音难道是我们老师想要听到的吗?在这个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也要开创新局!
新学期开始,绿地学校领导抓住“后疫情时代”这个契机,反复强调,我们应该利用智慧教学优质资源,切实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实现真正智慧课堂,鼓励全体老师各尽其能,勇于革新,与时俱进,开创绿地教育新篇章。
本学期之初,我尝试了智慧课堂教学之路的探索。以教学《桃花源记》为例:
首先,讨论交流,确定教学目标。课前播放微课视频:《桃花源记》—神秘的乐土,理想的世界。让学生在没学习本课之前,对本课内容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依据本视频,共同讨论本篇课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常用词语。
2.通过品析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并完成手抄报。
3.借助资料,为作者写人物传记,把握文本内涵。
其次,研讨交流,确立学法
目标一:分“三步走”:
第一步,个人自主学习,每个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背诵课文,疏通文意的任务。
第二步,小组互检,互相帮助,最终使小组形成统一结果。
第三步,班级交流,同步练习检测。
目标二:分两步走:
1.展示本课课件上的一幅画,小组合作,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平板拍照上传,全班共同赏析。
第二步全班交流,品析优美语言,感受桃源风景美,人情美,意境美。小组合作完成手抄报!
目标三:通过资料链接,个人搜集资料,整理人物传记,小组合作完成陶渊明人物传记,进而全班合作交流,完成“把握文章深刻内涵”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探索与尝试,我对智慧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
1.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载体,智慧课堂是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2.智慧课堂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是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平台。
3.智慧课堂要有看得见的成果,所有的活动要“立竿见影”
供稿:武春影
审核:周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