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土金:不负韶光不负己
文|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泰安小学 陈土金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呀!春节那些天我一口气读完了《恰同学少年》,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手不释卷的感受。这种感觉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耀眼在无边的苍穹。
书中,年轻的毛泽东和一众学生共同高喊:“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当时,正是中国动乱之时,这些爱国的进步青年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积极学习并探索救国之道,真正践行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现在双减政策下,学生的作业越来越少了,居然有些学生直接躺平了。同是少年?我们的理想是什么?信念是什么?又该如何不负这大好时光?我们能改变的是增强自己的能力,抗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适应成败能力等。要明白学习很重要,这是我们升华自己的一个过程。要学会化被动为主动,把机械性的学习变成自主性的学习。年轻的毛泽东和一众人实现了他们的理想和抱负,而我们也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毛泽东是一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可以说,毛泽东一生的建树跟他自少年起就建立的孜孜不倦地读书做学问习惯密不可分。
先辈读书做学问的精神尚如此,我们青少年一代扪心自问,是否拥有这种严谨踏实的读书学习态度呢?现在的我们正值生命最精彩的时刻,正是学习知识的宝贵时期,也是人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会学习,多读好书才能掌握更多的真理和知识,帮助我们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更加睿智明理,学识渊博。
文弱善良的文七妹——毛泽东的母亲,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支持儿子读书。劳累了一生,对孩子们包容,关爱,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样一个朴实勤劳的家庭,这样一种宽严并济的教育,毛家兄妹们茁壮健康成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愿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每一次选择中,都能做好守望,关注思想,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人生导师。
读《恰同学少年》,更让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看到了学校育人理念的长远性;看到了原生家庭育儿观念的关键性;看到了老师宽容引导的重要性;看到了自身刻苦的根本性;看到了明确目标的必要性。著名学者崔卫平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我们的青少年们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你便是唯一的光。千磨万仞还坚劲,坚持自己所坚持,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好扬我中华之少年。愿莘莘学子们在父母的呵护下,在老师的教导下,如书中的学子奋发图强,志存高远,做有担当有作为的中华少年!
编辑:梁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