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教育力量 厚植爱国情怀——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综述”国防教育报告会
3月21日,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有幸邀请到原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董晓军大校到我校作“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综述”国防教育主题报告。兄弟学校主管领导及600余名师生聆听了精彩生动、意义非凡的国防教育课。
董晓军教授从中国周边环境特点、国际战略格局概述、中国环境的主要威胁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运用详实的资料和精确的数据,对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强调当代中学生需开阔眼界,关心国际国内情势,明辨是非,他希望同学们能树立国防意识,为国防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董教授为我们分析了我国周边安全局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超过任何一个大国,陆上安全形势趋缓,海上安全形势严峻,围绕海洋权益的斗争日趋激烈。这让我们意识到国家的兴衰和国防密切相关,身处高中阶段的我们更应该加强国防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卫我们的祖国!
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国家安全教育作为全面的综合性教育,在提高人民的国家安全素质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志当存高远,相信此次讲座,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内动力,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凝聚国家安全合力!
最后董教授联系当代新闻热点,敏感问题,国际形势,详细分析了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及俄乌冲突等热点问题,最后,他给予学生三条建议。一是中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志存高远,努力成才;二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腐蚀,树立正确的三观;三是居安思危,树立和增强国防意识,积极投身国防事业,报考国防院校。董教授的报告在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中落下帷幕。
为筑牢国防之魂,进一步推动学校国防教育课堂开展,培养国防后备人才,形成崇军尚武的浓厚校园氛围,2020及2021年,连续2年我校同学参加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并取得优异成绩,2022年白新野等3名同学考入了国防科技大学,赵前坤等2名同学考入空军工程大学。我校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强我国防”教育上探索新思路,积极开展各类形式的国防教育宣讲和拓展活动,常态化开展国防教育,多次邀请专家、优秀军人代表、红色宣讲团、及优秀的部队校友走进校园讲授国防教育课,用详实的资料、鲜活的案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国防观念,助力国防建设。
相信同学们通过这次国防教育,一定会深受启发和鼓舞,让我们居安思危,树立国防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怀。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报效国家,践行我们的校训:“求真笃学,荣校报国”。
备注:董晓军教授1978年9月入伍,从军42年,从教38年。原国防科技大学专业技术五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技术大校军衔。长期从事军事理论及作战指挥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专著、教材十余部,在国家和军队各级各类刊物是发表学术文章80余篇。曾获得军队院校教学育才奖银奖一次,军队二类、三类优秀专业技术干部岗位津贴各一次。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长期从事国防教育工作,已为党政机关干部和大、中、小学学生做国防教育报告约300余场。目前是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