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挑战,轻负担,重评价 ——南京市“双减”研究课题成果展示现场会在双塘小学成功举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高挑战,轻负担,重评价 ——南京市“双减”研究课题成果展示现场会在双塘小学成功举办

2023-03-23 10:58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871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随着初春韵律的响起,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一步减负增效,3月21日下午,主题为:“双减”背景下如何在课堂中体现高挑战·轻负担·重评价的课题成果展示现场会在南京市双塘小学如期举行。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林海、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长刘大伟(主持工作)、南京市教科所书记朱小虎、南京市教科所汪朵主任、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韩锦锦、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红、游府西街小学联盟总校校长万代红及成员校代表、高淳东坝中心小学书记史桂兵、六合马鞍中心小学校长范如刚及相关学科教师、秦淮区各小学教科室主任及徐州市泉山区骨干教师、池州国培班成员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双塘小学副校长王凯主持。



活动分两个会场,共有四位教师献课。双塘小学青年教师葛思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在本节课中,葛老师围绕一个“跷跷板”的问题来进行研究,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由引导性探究实验设计到独立性探究设计,基于采集到的数据和看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通过跷跷板这个真实情境,让学生发现轻的物体能够撬起重的物体,只是轻的物体离中心远重的近。之后,挑战二撬起大石头的活动,实际是检验学生在经历前面的实验探究后,对结论是否习得并迁移去解决其他问题,由特殊到一般,从共性处去发现并认识杠杆。最后,挑战三则是对杠杆的一个拓展应用。对阿基米德的资料阅读,是让学生知道人类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对杠杆有了探究,对科学史有一定了解。



同为双塘小学青年教师的董琦老师执教《数的运算总复习》一课。这节展示课中,董老师抓住运算中的内在一致性,引导学生经历具体题目,回顾算法,总结规律的探究过程,发现整数、小数和分数加法本质上的联系,即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上个数的累加;进而引发思考,加法的逆运算减法呢?学生自由猜想,自主验证,通过举例子、想算法、说道理等多途径验证自己的猜想;带着学习到的研究方法,再探究乘法计算中的一致性。在问题中不断接受挑战,在混乱中逐渐找到统一,学生在这节课中不仅更新了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发展了数感,促进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马鞍中心小学曾长红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语文《牧场之国》一课。曾老师通过一幅幅美丽的图片,让学生坐在教室里也能领略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她循序渐进,遵循教育的规则,让孩子们在丰富而有趣挑战中完成识字,写字,朗读,理解的任务。



东坝小学孔慧慧老师献上的是五年级语文《威尼斯的小艇》。孔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她抓住语言大师马克吐温的写作特点,带着学生层层剖析,在动静结合的语言中领略威尼斯的风情,感受小艇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



四节课后,研讨活动正式开始。

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韩锦锦致辞,她代表秦淮区教育局对吕林海教授及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与会的高淳区和六合区的兄弟学校领导及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致辞中,韩局多次强调,教师要抓住双减的契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教育走向美好。韩局长向在场各位嘉宾介绍了我区双减工作目前取得的部分成果,对双塘小学在秦淮区双减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最后,韩局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老师们都能有所收获,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南京市双塘小学阙俊校长代表发言。他从四个方面向领导和嘉宾介绍了南京市双塘小学十四五省级课题《高挑战·轻负担:小学“活学课堂”的实践模型与实现路径研究》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介绍我校在双减工作中的突出做法和所获成就。阙俊校长在报告中抓住课题的5个特征和4个关键要素,聚焦高挑战,轻负担的小学“活学课堂”。从学生和教师的视野解析“活学课堂”的意义,提倡教师时刻保持教与学的动力源泉。阙校在讲话中金句不断,他说我们要研究儿童,相信儿童,成就儿童。阙校长表示教师要以变应变,多维挑战,让课堂真正实现6个活:活做,活思,活研,活用,活现,活品。他还提出了“1个主题,X个活动”的差异性主题式挑战性学习的概念。场上掌声不断,老师们受益匪浅。

 

 

 

 



南京大学吕林海教授主持开展沙龙活动。沙龙中,三位代表学校的教学校长和双塘小学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对各校在双减工作中开展的活动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双塘小学副校长王凯介绍,双塘小学积极为学生学业负担做减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加法。严控各科作业量,以“基础作业+特色作业”模式,通过设计拓展性、分层性作业,提供选择性作业,进行个性化作业指导等途径,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作业需要。循循善诱的讲解,情真意切的交流,生生互动的碰撞,让学生学习更加自主化。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年级开设学生课后服务社团活动。这些集趣味性、操作性为一体的活动,促进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校开设的这些课后服务社团,为学生搭建了成长平台,锻炼了身心,彰显了活力。学校处处是舞台,学生个个展风采,百花齐放的社团满足了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让孩子们心之所想,爱之所往。



接着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分别表达了对双减工作的支持。作为双减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教师和学生都深刻地感受到双减之后,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了,实践的机会多了。他们可以用“减”出来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大家在共同目标鼓舞下,集思广益,采集创新资源,互相鼓励,互相配合,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创造思想的财富。家长也表示学校有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能让孩子体验一颗蛋到一只鸡的全过程,体验一颗种子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是上再多辅导课都无法感受和见证的。她很幸运自己的孩子能在双塘小学这样温暖创新的环境里学习成长。



沙龙最后,南京大学吕林海教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向在场所有老师分析了双减的意义。双减,不能流于形式,我们要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中找到落实的突破口和落脚点。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点,如生命的起源等,从孩子的视角,更科学地看待双减工作,让双减工作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最后南京市教科所汪朵主任讲话。她先对本次活动圆满结束表示祝贺。最后,她还说到教师要从实践中感受课堂的变化,抓住“课题,课堂,课程”三课一体,形成更科学教学体系,携手走向教育的美好。



会议结束,南京市教科所刘大伟副所长和朱晓虎书记参观了双小美丽的校园,并对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本次活动,为双塘小学在落实“双减”,打造高效课堂做了有益的探索,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在场所有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启发与思考。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努力探究高效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已成为每一位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新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有立足常态,追求常新,突破常规的教学新理念。

国家教育生态的重构,双减服务的落实,让孩子们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模样,在多彩的课堂上感受知识的力量,在丰富的活动中幸福成长,熠熠发光。最暖心的服务,只为成就更优秀的教育未来。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将带领着双塘小学将进一步把“双减”工作做细、做实,让双塘小学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采编:汪铭童 黄爽
编委会:周洁 原维斌 袁靖涵 孙家乐 李倩
主编:周洁
视频制作:《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