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2022学生年度人物|季诺澄:“方块交大”建设者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上海交大2022学生年度人物|季诺澄:“方块交大”建设者

2023-03-23 16:50

来源:益友sjtu 益友sjtu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以心为砖,以爱为瓦

笃行求索,交叉创新


发起“方块交大”元宇宙项目

搭建美好世界

求知、求智、求乐

  一砖一瓦垒就精彩人生!

  

人物白描 

    发起“方块交大”元宇宙项目,被提名为国家教学成果奖项目;由光明网、人民网等媒体表彰;为交大设计校园卡面、举办云上校庆和毕业典礼;为密院进行招新宣传;为学创开源硬件实践课程和数字电路第二课堂提供在线教学环境;为李政道研究所建设在线地图等。

荣获密院卓越领导力奖、冯桐笙奖学金等奖项;组建交大公博志愿讲解团;抗疫时期任宿舍楼栋层长;担任班长、包图新技术体验区及直播间管理、密院学生事务办公室助管等。

他,就是季诺澄


在探索中追寻心中所爱


在季诺澄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时候,他就喜欢上了一款名叫 Minecraft (我的世界)的游戏。在这里,他可以用琳琅满目的方块,搭建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而这一搭,就是十年。

从那时候起,季诺澄的心中就萌发了一个梦想:在 Minecraft 的方块世界中,还原现实中的母校,大到街巷纵横,小至草木葳蕤,去创造一个大家可以游览、活动、交互、生活的云上世界。直至他进入上海交大,这一想法再次被激发。


“方块交大”全景图


2021年5月,季诺澄与一群热爱 Minecraft 的交大学子聚集在了一起,因为志趣相投、相谈甚欢,便决定建立交大Minecraft社。随 MC社的成立应运而生的,便是“方块交大”项目。在集结了一群有热情、有技术、有创意的同学之后,他心中埋藏已久的梦想,终于迎来了实现的机会——成为“方块交大”的“总建筑师”,以心为砖、以爱为瓦、一砖一瓦,去建设心目中的“方块交大”。


“方块交大”的起点:紫气东来门

“方块交大”里的徐汇校区老图书馆

“方块交大”里的闵行校区图书馆主馆

“方块交大”里的闵行校区行政楼

“方块交大”里的闵行校区思源湖及周边建筑群


以方块为单位的建设需要耗费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精力,为此季诺澄自学了诸如 WorldEdit、MCEdit、SpriteCraft 等专业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快速建造、拖拽、堆叠、复制、随机化与大规模处理等操作成为可能。此外,完备的规划、共同的目标、后期的加工、团队的协作,都是“方块交大”得以前行的重要助力。在着手“方块交大”项目之前,他对建筑风格与规制等方面知之甚少,只是单纯凭借脑内的创想去进行建设。因此,季诺澄决定在建设“方块交大”的同时,进行其他不同建筑风格的尝试,来弥补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在经过近一年的练习后,他有了足够的勇气再次挑战紫气东来门的搭建。新一版的紫气东来门,成为了“方块交大”的一颗明珠,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可。


在“元宇宙”中表达交大文化


2021年下旬,“元宇宙”概念迅速走红,一个与现实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虚拟世界映入大众的眼帘。当这一概念初次出现之时,季诺澄便洞察到“方块交大”与之紧密相连,具有巨大的潜力。

2022年1月19日,第一届交大MC社社团成员大会在方块交大东上院100举行。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在虚拟的交大中,安坐在座位上,吃着手上的面包与零食,聆听主持人的发言,观看图片、视频与PPT,打开麦克风与身边的同学“交头接耳”,为自己支持的成员投票等等。在场的同学,从未如此身临其境地在云上参加一场会议。无与伦比的新鲜感和沉浸感,让“元宇宙”概念在方块交大的首次应用取得了成功。


第一届社团成员大会


二月下旬,季诺澄与交大基建处合作,来到交大张江校区的李政道研究所参观,并在Minecraft中制作了李政道研究所在线地图在地图中,用户既可以从上帝视角出发,旋转缩放建筑模型,获得精确到个位的卫星坐标;也可以从第一人称视角出发,步入巨大的球体玻璃厅堂,近距离观察中国高校算力第一的计算平台。


李政道研究所在线地图


四月初,因新冠疫情,交大校庆难以进行,方块交大就成为了云校庆活动最佳平台。方块交大首先和电院合作,推出了《真·云端!交大好景邀相见,最是春暖花开时》校庆视频,用无人机航拍现实交大与方块交大,并将两者相融,呼唤大家在云端鸟瞰交大。此外,方块交大和水源社区合作,推出了方块交大寻宝活动,请同学们在方块交大中寻找精心埋藏的彩蛋。


云校庆:交大寻宝


五月,季诺澄团队代表交大参加网易Next高校创作大赛,作品定名为《天地交环万物通》,旨在用Minecraft的方式重构校徽,并融入交大的精神内涵和交大人的优良品格。最终,在一众建筑大团的竞争中,《天地交环万物通》成为了获奖的唯一高校团队,被评委称赞为“最佳高校宣传作品”


像素作品《天地交环万物通》


新冠疫情将尽之时,交大的毕业季也悄然降临。方块交大团队与学联、团委、党委组织合作,在方块交大上联合举办了这场特别的毕业典礼。这对于整个方块交大团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不到一周的时限内,季诺澄带着建筑团队完成了胡法光体育场以及备用场地霍英东体育馆,精确到室内外的每一个细节。在活动现场,安排了毕业典礼转播、方块交大合影等环节,身着学士服的“方块”学子们在会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次别出心裁的云上毕业典礼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毕业的同学纷纷分享了他们的兴奋之情,称这是一场“毕生难忘的毕业典礼”。


2022方块交大云上毕业典礼


在国庆之际,季诺澄带领方块交大团队推出了全新校园卡面。在保存交大四时之景,日夜之美的同时,也带着无数交大人找到自己的校园记忆。流光皎洁,夜晚的东大门与一轮皓月相结合。圆月当空,师恩如明月皎皎;星光漫天,成就如明星荧荧;而比夜空更明亮的,是紫气东来门前的烁烁灯火,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莘莘学子,是交大人不断追梦的象征。


方块交大校园卡面


在学科交叉中迸发创新活力


如果创意与汗水是“方块交大”的一砖一瓦,那来自交大和密院的支持与启发则是这一切的基石。得益于交大丰富的机遇与自由的氛围,季诺澄在过去的两年间,尝试各种未曾涉足的领域,在拓宽眼界的同时,他对交大的感情,也渐渐在心底扎根。

密院创新为道的理念和学科交叉的特色,是季诺澄灵感的源泉。在密院大一的《工程导论课》上,他从零起步组建团队,设计制作机器人小车,经历了反复的讨论、修改与试验到最终在学院设计展上成功展示,全方位地锻炼了他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敢于实践、精于创新、乐于合作,这些都成为了后来他带领“方块交大”这支团队安如磐石、靡坚不摧的基础。

密院设计展上,季诺澄团队设计的科创作品


在密院的诸多课程中,他最喜欢的则是领域广泛的人文课。儒雅非凡的教授、开放自由的课堂,都让季诺澄受益匪浅。密院教师Irene Wei,让他学会了如何凝聚团队、开展计划与宣传项目。密院教师Amalia Jiva的美学课,更是提升了他的审美眼光,为他提供了无限的艺术灵感。

密院教师Amalia Jiva的艺术分享墙上

季诺澄展示Minecraft作品


在志愿服务中让青春绽放“一抹红”


疫情期间,季诺澄为宿舍里的同学们送饭


季诺澄爱交大,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如果说“方块交大”是季诺澄对交大爱的缩影,那投身校园抗疫就是他用实际行动对母校爱的回答。疫情期间,季诺澄承担起宿舍楼栋层长的工作,用志愿行动传递着“隔离不隔爱”的温暖。一日三餐、药品热水都由他和志愿者们配送到每户寝室,垃圾也由他们集中运送至楼外。在每个早晨,季诺澄都随时待命,等待通知,召集同学们下楼列队进行核酸检测;在晚间时分,季诺澄收集同学的物资需求、检查在寝情况与核酸结果;制定疫情期间楼栋的管理条例,确保同学即时知悉最新消息……虽然每天的任务繁重,但是在疫情期间,季诺澄和身边的其他志愿者伙伴们众志成城、其利断金,他感受到“有一股力量一直在支持着我们,让我们坚信,交大抗疫必胜!”。


季诺澄(左一)与宿舍的层长们、宿管阿姨、思政老师合影留念


作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季诺澄撑过泛着酸水的肚子,熬过半梦半醒的凌晨,见证过教职员工的辛劳、核检医生的忙碌、党员干部的坚守。他明白,与吾辈共患难而并肩前行者是数不胜数的。在这一段日子中,季诺澄看到了学校组织的凝聚力、师生们的战斗力。“在艰难的日子里大家或许会走一些弯路,或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光明一直在心中闪耀。因为我所深爱的母校,她始终和大家站在一起。”

经历这次疫情,更让季诺澄感受到一个人的最大价值,不在于他学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处世的方略,而是在于他能否把个人的青春与才能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生命的活力。四月二十四号,在疫情期间,他迎来了自己二十岁生日。在那个晚上,他诚挚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我想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我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想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我想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我觉得,我已经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去承担中国共产党员所需要承担的一切责任。”

密院教师Joelle Tyboon在课上曾讲述过一个概念,即 Sense of Place (地域感),至今都让季诺澄记忆犹新。校园,是人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寓意最丰富之处。而在季诺澄亲手打造的云上校园中,校园伴随他发展,他伴随校园成长,寓意则更为非凡。无论是在虚拟的“方块交大”,还是在现实的交大校园,他都将笃行求索、开拓创新,一砖一瓦垒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