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2022学生年度人物|交大戎耀:敢打必胜的国防先锋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上海交大2022学生年度人物|交大戎耀:敢打必胜的国防先锋队

2023-03-26 13:20

来源:益友sjtu 益友sjtu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勇担重任 初心不改

爱国荣校 再立新功

初心不改的热血青年,

在需要他们的地方挥洒青春。

圆梦军旅,驻守祖国的大好山河!

志愿奉献,永葆军人的初心本色!

 

    他们曾携笔从戎,挥洒青春,驻守在祖国的大好山河,有的坚守雪域边疆,有的保卫霓虹都市,有的筑梦广阔天空,有的逐梦深蓝海洋。他们之中,有53人在部队入党,25人荣立个人三等功,780人次获嘉奖或被评为优秀士兵四有军人。他们服役时在部队建功立业,退役回校后仍旧活跃在校园的生工作、志愿服务、科研探索、创新创业等各个领域,在各个岗位彰显着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在武装部的领导下,他们担负起学校国防教育的工作,征兵宣讲、成立国防教育宣讲团、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理论课教育等各项工作都有声有色。在学校军训改革的需求下,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出色完成了军训任务。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他们挺身而出、团结勇敢,冲锋在抗疫的一线。由于表现突出,多次涌现出荣获“校长奖”“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的先进个人

他们,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群体。

正青春,卫祖国,文举武备做栋梁

“一杆钢枪交给我,二话没说为祖国。”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去当兵的时候,交大学生高添硕唱着这首《一二三四歌》回答着。相信每一个入伍的交大学生,都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都考上交大了,你还去当什么兵?”

但是人们可能没有想到的是,也许正是因为交大学生的身份,才会让这群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青年,更加坚定地选择用两年青春投身到迷彩军营中去,到火热的强军事业中去。他们牢记“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牢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他们记得,自建校以来,交大学子就始终肩负着民族使命。他们记得,新时代中的统帅嘱托:“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少年何不带吴钩?

于是,他们投身火热军营。青春正当时,甘做螺丝钉。他们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在各自的岗位上扎根发芽,继承发扬了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流血流汗不流泪,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属于交大人的家国情怀。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祖国的蓝天、大海、城市和陆地,到处都有交大人身穿迷彩,昂首挺胸的身影。看啊,他们的青春早已融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2022年退伍的海军战士王宸宇,因为感动于家乡守岛卫国模范王继才、王仕花夫妻的事迹而决心参军入伍,主动要求去边远海岛地区服役。2021年美舰擅闯西沙海域,他作为信号台喊话员,完成中英喊话驱逐美舰的任务,捍卫了国之威严

2020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引发的内涝、山洪等灾害。于2019年入伍的曹顾昊、温开、刘翔睿等东部战区战士,在接到抗洪抢救命令后,随所在部队在防汛一线连续作战。退役大学生马文斌向老连队写下请战书,请求奔赴抗洪一线,危急时刻再冲锋!2019年,香港局势紧张,13名交大青年展现家国情怀,义无反顾选择前往驻港部队服役

像他们一样为祖国建功立业的交大戎耀们还有很多。2022年是全国大学生征兵工作实施20周年。在这二十年内,上海交通大学共有596名学生先后响应国家号召,携笔从戎,参军入伍,其中,共有53人在部队入党,25人荣立个人三等功,780人次获嘉奖或被评为优秀士兵、四有军人。

退役返校后,他们活跃在校园文化、学生工作、志愿公益、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科研探索等各个领域,迅速转变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进博会小叶子”“防疫志愿者”“国奖获得者”“ 学术标兵”“学生辅导员”“征兵宣讲员”“科创小达人”……其中玉志勇获评上海市大学生士兵风采之星、“校长奖”、“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马文斌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许珂迪获评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

听号令,有情怀,国防事业创新功

交大戎耀们深深铭记:退伍并不是军旅生涯的结束,摘下肩章,回到学校,还要继续散发军人的光和热。他们成立了爱国主义宣讲团,将国防教育带进军事理论课堂、学校及各学院征兵宣讲现场、党团支部会议、院系大会及班会、毕业生就业双选现场,讲述参军故事,展现爱国情怀,连年来,影响了无数有志交大青年投身军旅,献身国防事业。

2019年,往年承接交大军训任务的武警官兵,由于任务安排冲突等原因无法正常参加当年度的交大军训任务。面对无人带训的窘迫境况,交大退役大学生挺身而出,首次以教官的身份出现在学校里,开新局、破险境,圆满完成了当年度学生军训任务。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学校需要接连组织两个年级的学生军训,任务衔接紧,标准要求高,交大戎耀们排除万难,接连出色完成任务。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军训,共有两个年级七千多人同时参训,头顶着“八月流火”的炎炎烈日,身处于疫情反复的高压环境,交大退役大学生士兵迎难不畏险、担当勇克艰,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集训,最终以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本次军训任务

在此期间,面对新形势、大挑战,“交大戎耀”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以身作则,担当榜样,科学统筹,严密组训,真正做到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在学校探索学生军训“五育融合”新模式的形势下,退役大学生群体立德立行,为所在学生连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征兵宣讲,讲述从军故事,彰显爱国情怀。为交大的军训体制改革工作筑起高线,守住底线。

军训期间,教官人数少、时间紧、任务重。同时,还接到了华育中学、南洋模范中学以及交大附中的军训带训任务。教官们不怕苦、不迷茫,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神,接连出色完成了任务。在此期间,他们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将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宣讲做到中学里去,为上海最优秀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防教育,让爱国拥军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战疫情、亮旗帜,主动请战敢担当

2022年3月9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了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对此,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预案,迅速着手应对此次突发疫情。

交大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们牢记退伍仪式上对着军旗的郑重誓言:“若有战,召必回。”他们在校园学生志愿者队伍正式形成规模之前就主动请缨出战,在武装部的领导下,迅速响应集结了“戎耀”应急志愿服务队,在霍英东体育场搬沙袋、抗物资,搭建了交大最初的核酸检测点,在核酸检测现场全天候引导分流,确保核酸检测现场的安全有序。

在闭环管理期间,在校退役大学生积极响应配合学校完成核酸引导、楼宇志愿者、协助隔离场地物资设置、防疫物资搬运发放等工作,为校园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坚固堡垒。退役大学生士兵何友全、张如凡运用在部队掌握的理发技能,化身“Tony”老师,主动为套间同学理发剪发,解决了理发难的问题。李辰主动承担起楼长工作,积极组织楼栋全员核酸,协助送饭、送物资、处理垃圾等日常工作,让迷彩色成为楼栋里最鲜亮的旗帜。电院学生赵熙、高添硕、李辰、吴银朋向学院写下请战书,申请出战,义不容辞。刘林、玉志勇、李德钲、马文斌……无数交大退役大学生士兵战斗在物资搬运、维持秩序、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垃圾清运、学生工作等各个岗位上,成为交大“战疫”期间不可或缺的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

疫情后期,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平安有序,学校成立了校园秩序督察队,交大退役大学生积极响应,挺身而出。巡逻、督促、值班,他们风雨无阻,穿行在交大校园内。服役期间,他们为祖国放哨,钢枪在手,保卫祖国安全。退伍后,他们初心不改,在学校也站好每一班岗,守护美丽校园。

疫情期间,他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用责任和担当让军人本色和热血青春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熠熠闪光。

党的二十大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驻守中国共产党初心始发地,上海交通大学的这群青年坐标上海、面向世界,响应时代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志存高远、不惧苦累,携笔从戎保家国。退役复学后,他们满怀热情扑在国防教育和建设的事业上,敢攻坚、肯吃苦、有情怀。这就是“交大戎耀”,他们初心不改,要在新时代的大潮中,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