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协作·支教 交流促发展 携手共成长
为紧抓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机遇,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济南特殊教育中心支教教师巩琳琳和段军两位老师承担了听障部学前语训班和一年级的部分学科教学工作。
在前期的听课过程中,巩琳琳老师对听障班级的学生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临夏州特殊教育学校多年来听障语文教学的模式,巩老师主动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吴雪莲结对子,共同承担听障一年级学生的拼音教学。
由于疫情的原因,听障一年级的学生是今年刚入学的新生,巩老师针对学生拼音基础弱的现状,从基础的单韵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入手,重点加强了听障学生音节拼读的训练。
在与新教师的交流中,巩老师提到,拼音发音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口耳相授,所以教师首先要自己发音规范,要有较强的听音、辨音和正音能力,此外,还应掌握一些指导发音与巩固练习的辅助方法,才能帮助聋生尽快掌握好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
段军老师走进听障学前语训班,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及康复情况等,与马瑞香、王娟妮两位老师结对子,共同承担起学前语训班的教学工作,课后段军老师会及时与任课教师一起交流,共同促进语训班学生和老师的成长进步。
语训班学生年龄差距较大,从4岁到13岁不等,在听觉、言语、语言和认知发展等方面差距较大,所以段军老师格外注意教学的趣味性,进行分层教学。
如音乐活动《一根小手指》,通过音乐的歌词,引出身体的部位:腿、胳膊、肩膀、头。在认识身体部位的同时,进行音乐律动,引导学生仔细听,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最后,在音乐游戏《走走停停》中结束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在玩中学,学中乐。
撰稿:巩琳琳
供稿: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