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小手 遇见民族药—党建带团建“民族药文化传承宣讲与劳动教育实践”马蓝种植活动
春风拂过,万物复苏,树木抽枝发芽,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正是播种的好时机。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锻炼学生的做事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校党支部与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文化传承宣讲与劳动教育实践”服务团、民族医药学院民族药物研习社开展“大手拉小手 遇见民族药”马蓝种植活动。
民族药小课堂开“讲”啦
种植之前,同学们专心听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的大姐姐讲有关民族中药材的相关知识。
今天的主角闪亮登场——马蓝(又称南板蓝根)。
通过讲解,同学们了解到:马蓝是一种中药材,属多年生植物,开紫粉色小花,于每年国庆前后开放,花期一直延续到春节之后,极其美丽动人,整棵植物都是绿色,在云南省广泛分布。
随后,大姐姐详细介绍了马蓝的生长环境、播种方法、浇水施肥次数,8个小组的党员教师们带领同学们开始设计属于自己的马蓝养护计划。
马蓝养护计划开“写”啦
每个小组进行马蓝种植名片设计,同学们热情高涨。
民族药马蓝开“种”啦
先量好种植距离,老师拉线、学生放苗,把马蓝幼苗放到合适的位置。
找到位置后,再把马蓝的“外套”脱掉,把马蓝种下去。量高、量直径,最后给马蓝浇水,挂上它的名片。
每位种植教师带领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种植8—10棵马蓝树苗,平均每位同学2—3棵,并将塑封好的养护计划悬挂在每个同学自己种植的马蓝树苗上,方便每位同学后期按照卡片上的内容对马蓝进行养护。
此次活动包含民族药用植物科普知识讲解和实地种植活动两个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让参与到其中的同学收获知识、收获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树立了劳动光荣的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做事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云南民族大学党建带团建“民族药文化传承宣讲与劳动教育实践”服务团、民族医药学院民族药物研习社的教师帮助下,我们此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孩子们满载着开心与收获而归。希望通过植物的生长和培养能让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真实与成长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