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课标 引领新课堂——辽宁省东港市海关小学教师能力提升之数学“双主体”课堂教学展示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绽新颜。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海关小学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于2023年3月24日开展了教师能力提升——数学“双主体”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王艳辉副校长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首先是王晓东老师执教的《字母表示数》。新颖的导入和别致的儿歌,让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师生围绕核心问题共同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应用意识和推理意识。课堂上,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师抓住了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聚焦概念本质,让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落实新课标理念。

卢爱华老师执教了《分数除法(一)》。本节课教师围绕核心问题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学习、表达的时间,同时也给予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空间,师生共同体验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准确的掌握了算理与算法,发展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关晓洁老师执教了《长方体的认识》。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抛出核心问题,让学生经历了对长方体特征认识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和模型意识,使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经验得以提升,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现实世界。

贾晓辉主任立足于新课标,抓住三节课呈现出来的数学核心素养表现点,对这三节课进行了多角度的点评。三节课中教师都聚焦课堂,亮点迭出,让听课教师感受到三位教师对数学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内涵的深刻领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创新意识、应用意识、模型意识、推理意识和数据意识,实现了课堂的提质增效。
一、教学准备深入,教学实效落地。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后续知识、素养体验、数学思维这五个维度深度备课,注重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创设真实情景,增强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识,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注重设置核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中形成了数感和空间观念,从而促进了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全过程,体现了过程性目标的整体落实。
四、优化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潜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在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活动,学会多角度思考。是学生经历了用数学眼光观察,用数学思维思考,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全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项目化学习也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参与、学习成果、学习情感及高阶思维能力等都有了较好的体现。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孩子们在学习中逐步建立数学文化观、审美观、应用观,形成了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合作探究与相互交流的能力,能分享探究历程和思路,体验到成功感、愉悦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格。
总结篇

最后,王艳辉副校长进行活动总结。建议大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老师也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反复研读新课程标准,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莫道春光难揽取,心若向阳花自开。通过本次活动,海关小学全体班主任将继续在数学“双主体”课堂教学中聚焦核心素养,践行课程标准,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让核心素养在深耕的沃土中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