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里赶路,在研讨里收获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3月28日,丰城市第四中学迎来了宜春市中小学数学教研员黄磊老师,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学数学教师应下足的几个功夫"的教研讲座。
一、在更新教学理念上下足功夫
黄老师谈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与时俱进是一种与学生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方式。故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来思考未来的事情。当今世界的变化是没有方向和规律可言的,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认知上的差异,不仅会导致自己思想上的茫然,行为上的混乱,更会影响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也会不适应早已过去的方法。因此,不断地真学习,不断地消化和吸收新的观点,是每一位老师的需要达到的目标。
二.在领悟数学本质上下足功夫
所谓数学本质,是指能够真正反映数学学科本质规律的概念、原理、公理、定义、公式等等。但是仅仅只理解表面是远远不够的,对数学本质的领悟,是我们能够把握数学核心素养、驾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前提和必要条件——它可以使我们纲举目张,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将深邃的知识大众化,可以让我们高屋建瓴,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将“冰冷的美”转化为“热情、有趣”,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
而在讲完第二个观点后,黄老师用一道"将军饮马"例题来佐证观点,阐述了在数学问题的问题中我们不仅仅只看表面,更要关注数学的本质,更好的向学生传递一些本质,即"两点中,线段最短"的数学本质,接着在上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引出关于几何函数上本问题的实质,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扩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在不同问题中所理解的数学本质是一样的,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
三、在理解教材意图上下足功夫
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需要我们在教材上下足功夫,要深入研究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做到在宏观上厘清脉络,在微观上把握细节,并且思考和理解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把握好教材编写的原则。研读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深度研读教材是教师基本功的底线,是创造性教学的基石。教材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考虑学生知识结构差异性的基础上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新的教学方式。
最后,黄老师总结了其观点,回归正题由两个问题来总结其观点,让我们老师受益匪浅,虽在这个新时代中,有不同的观点,但我们老师要做到的便是守好自己的初心,给自己带来一个新的起点,给学生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创造新的上课模式,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