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培训明方向 专家引领促成长——市教育局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沈献章作专题报告会
作者:陈建波 李家钰
3月22日,为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一步适应新高考要求,推动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特级教师沈献章作“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命题改革方向”专题报告会,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付拥军主持会议。这也是“资智汇襄”襄阳四中分会场活动之一。
沈献章为襄阳四中校友,曾担任人大附中教学副校长、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校长、深圳荟同国际学校校长,他是教育部“国培计划”语文讲座专家、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价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名师培养工程”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理事,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沈献章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30多年,在高中教学管理、高考语文复习指导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作报告时,沈教授分析了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他说,高考命题减少裸考知识现象,从注重考查记忆理解的结果到注重考查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发展水平。高考命题坚持试题的应有开放度和综合性;改进情境化命题,推进情境化教学;增强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应用性、创新性;增强试题的创新性,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等。
付拥军指出,这次报告对于今年高三备考乃至于今后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要求大家回去后要学习好、消化好、转化好本次的学习成果。对做好今后高中的教育教学工作,他提出了五点希望:一是在认识上把牢一个“新”字。今天的授课传递了大量的新信息。必须尽快改变理念,在思想理念上根本的、彻底的、完全的改变,要有危机意识,不学习不创新不改变随时会被淘汰。二是在路径上把牢一个“训”字。“训”就是要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学校领导层面要带头参加培训,支持鼓励所有老师参加培训,尤其要加强校本培训和寒暑假集中培训。三是在对象上把牢一个“全”字。“全”是全员要参与,校领导引领,老师全覆盖。焦点是全链条,仅靠高中阶段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要形成高中、初中、小学相互联动的机制,各级教研员要加强指导,“下沉”教学一线“把脉开方”,共同形成合力,助力教学提升。四是在方法上把牢一个“研”字。“研”是教研、研究,沈教授讲的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应用性、创新性,对我们的教学组织工作、教学训练、教学评价带来一系列根本性变化,我们要加强教研和团队的力量,积极主动适应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五是在行动上把牢一个“敢”字。很多同志想改,没有去改。觉得成绩很好,没必要去改。还有的同志在想,我改会不会失败,不敢去改。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如果不改,一定会落伍。要对已有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摒弃那些保守、落后的方法,大胆往前走,向前冲。
此次报告会由市教育局主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隆中名校长李静工作室、隆中名师刘明国工作室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