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师大研支团在金沙县民兴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关心关爱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贵师大研支团在金沙县民兴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关心关爱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2023-04-20 10:45

来源:金沙县教育科技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自2023年2月以来,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民兴服务队走进金沙县民兴街道金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青少年工作中心“新市民·追梦桥”的希望小课堂为主阵地,每周末为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儿童开展关心关爱志愿服务。民兴分队充分关注易地扶贫搬迁点孩子的需求,积极构思,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点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所长,围绕素质拓展、思想引领、特长培养等内容,给小朋友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诗中有画  心中有光

为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月25日,志愿者周欣在希望小课堂开展了“诗中有画,心中有光”主题活动。

通过经典诵读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让国学经典和中华传统文化扎根在学生心中。志愿者播放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视频,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与学生一同诵读品鉴了以春分为主题的诗词。学生们从诗歌中了解了关于春分的地理、民俗、节气知识,他们切实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禁感叹道:“藏在古诗词中的知识真有趣。”

在诵读诗歌后,学生们根据春分民俗,用自己的巧手做起了彩绘纸鸢,用颜料手绘起了帆布包,用画笔勾勒起了心中的春天与未来。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纸鸢,一个个独一无二的春日限定帆布包,一张张春日色彩图画,孩子们不仅拥有了快乐,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春分的知识和民俗,在动手中学习和成长,学生们体会了诗歌的美妙,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

春已至,正是在心中种下树木和希望的时节,诗歌与传统文化的魅力滋养着学生们的心灵,每一个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不负春光与时行。

 “红领巾”心连心 4月1日,民兴街道“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在金沙县西洛街道台金现代观光农业科技园开展了校外少先队实践教育活动。活动对象为民兴街道中心学校和金沙县实验小学的60名小学生。

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们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同步健康发展,促进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作用,更好地发挥团体的效能。研支团志愿者宋明燚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后,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活动目标,组织开展了一场团体心理辅导。

研支团志愿者与“红领巾”相约春日,一场心灵的“破冰行动”拉开序幕,“桃花朵朵开”热身活动拉近了孩子们的物理距离,更拉近了孩子们的心理距离,彼此间印象更深刻,并初步建立了信任。“解开千千结”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团队协作挑战自我,共同解开手牵的绳结,团队信任值在心底悄然上升,孩子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成长。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提升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相信孩子们将通过此次活动把集体效能内化为日后的动力,更多关于自信、信任、集体的故事正在发生。

 美好“食”光  安全伴行

为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点学生的食品安全和卫生意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志愿者王渊睿于4月8日在希望小课堂开展了“美好‘食’光,安全伴行”安全教育活动。

志愿者王渊睿围绕“食品安全知识我知道”“包装袋的秘密我探索”“手护卫生我能行”“急救技能我会做”“健康食物我分类”五个方面为社区学生详细讲解了食品安全与卫生常识,让他们明白了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对身体的危害,并通过展示包装袋,让孩子学会在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食品安全标识、生产日期等。随后,孩子们跟着志愿者一起学习“七步洗手法”,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志愿者通俗易懂的讲解下,孩子们学会了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异物窒息的表现。志愿者手把手教授演示,重点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按压位置和操作手法。孩子们认真倾听,踊跃上台进行现场实操,逐渐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巧。最后,志愿者用健康食物分类箱让每一位孩子进行辨认分类。此次活动将食品安全和应急救护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心间,为孩子们构建了一道坚实的安全保护墙。

 言行雅正  承习八礼

文明是一朵花,需要用真诚去浇灌;礼仪是一首诗,需要用理解去融化。为了进一步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养成懂礼、知礼、学礼、用礼的好习惯,4月15日,开展了“言行雅正,承习八礼”养成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将“八礼”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争做新时代有礼有德好少年。

志愿者赵镒向学生介绍“八礼”的内容以及学习“八礼”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观看礼仪小故事、微视频、角色扮演进一步了解“八礼”。

课程主要围绕客人到来前期的接待准备、接待客人时的礼貌用语、接待客人时的行为举止等内容而展开,为学生们教授了在接待客人方面应该注重的礼节,并通过现场模拟演练的方式加强记忆,力争实现人人都懂待客之道,人人都能成为好客的小主人这一教学目的。通过讨论“如何做个好客的小主人”“当你被一个好客的小主人招待,你会对他说什么?做什么?”等话题加强记忆,培养、引导、加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礼仪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们学礼、知礼,更要用礼。礼仪课程不仅能有效地传承、延续礼仪文化,而且将独立思考和自主待客等意识带入学生的生活!让文明新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力争做讲文明、懂礼仪的新时代好少年!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民兴分队走进易地扶贫搬迁点,积极发挥正能量作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研支团志愿者和孩子们紧密相连、共同成长,让孩子们身心逐渐融入到社区生活中。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