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荐读|《十四岁的纸条》:写给青春期孩子的心灵成长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新书荐读|《十四岁的纸条》:写给青春期孩子的心灵成长书

2023-04-24 09:19

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光明阅读领航人——
辽宁省沈阳市童晖小学教师薛辉:我们都不完美,而成长必将继续。


“那些没有达成的事情,会让你明白自身的局限。你慢慢了解自己,也去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无法改变的事物就接受,想要的东西就去追寻。自信就是在行动中这样一点点来临的,它永远与行动联系在一起。”

“无论你怎么做,你可能和一些人成为知己好友,和另一些人仅仅和平共处,也可能和一些人爆发冲突。这就是真实的人际关系。但你永远可以拥有两位恒久的朋友,那就是书籍与大自然。”

看到这些话语,作为成年人的我仍觉受益匪浅。我不仅感叹:“如果我能在30年前读到这样的作品该多好!”

 

章红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青春期是一个躁动、脆弱,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他们,不再像孩子那样比较容易地获得原谅和宽容,又不像成年人那样拥有种种对自己的权利。这个阶段的他们,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但内在还不具备足够的精神资源。他们处于孩子与成人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自我认同与自我排斥之间。这就使得青春期成为了人生成长中,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期。教室里,书桌前的他们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可能随时会酝酿风暴。

书中有来自35位少年的自述,作者通过追踪少年的心灵轨迹,真实、鲜活地传达出青少年当下的精神世界。

读着少年们的自述,我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期。那些我在成长过程中所感受过的迷惘与痛楚,原来并不是我个人独有的经验和情绪!

青春也许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度。

一封概述着一位女孩子17岁生命的每个阶段的长信,充满了女孩的人生迷茫。作者说:“生命是一场冒险,必须由自己去完成。”年轻拥有的最大力量,就是往前走。

面对自卑地拘囿于身高缺少的10厘米,面对自己的“不配”,面对长出白发,而对自己充满了自我怀疑的女孩们,作者说:“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天然地获得了接纳。”自信不是虚幻的东西,不可能停留在头脑的幻想中,而是需要累积一次次失败与成功的经验。自信永远与行动联系在一起,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都真的存在。

在打开自我的过程中,不知如何去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作者说:“成长就意味着打开自己,去感受更多的心灵与更广袤的世界。”一个人终究无法单独地温暖自己,我们需要开放心灵,释放热量也攫取热量,影响他人也被他人影响。

这些跨越童年与青春期的“纸条”,涵盖自我怀疑、学业压力、亲子隔阂、人际困扰、懵懂情感、未来迷茫等方方面面,少年读,可以找到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同龄人,认识到自己并不孤单;成年人读,可以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内心,和孩子们站在一起,不会让困惑期的他们不知所措。

这些“纸条”,成为了孩子们青春期倾述的“树洞”,作者以最大的同理心回应讲述者,牵引他们跨越成长的心理沟壑,鼓舞他们克服成长痛楚,拥有坚韧、向上、友善的人格。

读了此书的人最终都将懂得:“我们都不完美,而成长必将继续!”


作者:薛辉
责任编辑:夏梦晗
(本文系《教育家》杂志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你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