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质量课堂教学----辽宁省开原市新华路小学开展“芝兰工作室”推门听课活动总结暨课堂展示研讨活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质量课堂教学----辽宁省开原市新华路小学开展“芝兰工作室”推门听课活动总结暨课堂展示研讨活动

2023-04-24 17:15

来源:《教育家》杂志辽宁事业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双减”政策落地生花,教研教改提质增效。为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增强集团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实现集团校际间教研联动、资源共享,4月12日,开原市第十教育联盟系列活动之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质量课堂教学——“芝兰工作室”推门听课活动总结暨课堂展示研讨活动在新华路小学举办。开原市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副主任马慧敏、教研员张丹丹老师及第十教育联盟三所学校的部分领导、老师参加活动。

此次教学研讨会分教学展示与反思、“芝兰工作室”交流评课、教研员点评指导三个环节。

 

课例展示 智慧共享

教研会上,新华路小学许楠和李悦两位优秀青年教师分别展示了“双减”背景下的语文课和数学课。两节课设计巧妙,精彩纷呈。

许楠老师执教的是小学五年级语文第12课《清贫》。许老师以爱国题材影片导入,帮助孩子们走进文本,紧扣中心,直击主题,同时为学生设计了学习任务清单,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抓住文本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交流汇报,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清贫”的真正内涵。教师适时点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

李悦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是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李老师教态自然,课堂上和小萌娃们亲切互动,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分类与整理。李老师将口令操巧妙地融入课堂学习中,课前准备、课中学习、坐姿握笔、倾听回答……一呼一应,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新华路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利用课堂小口令训练,将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内化于日常学习之中。

 

评课交流 思维碰撞

课堂教学展示后,新华路小学“芝兰工作室”语文“品兰”团队与数学“慧兰”团队分两个会场,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授课教师首先进行课后反思,然后与会老师进行点评。大家各抒己见,有教学副校长和老教师们的专业点评,也有青年教师成长中的困惑,有今天课堂教学观摩的感悟,也有自己平时课堂教学工作的反思,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分享,也有深思熟虑后的宝贵建议。老师们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在研讨中共生共长,真正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

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教研员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专业点评,从教学设计到课改理念,从专业素养到仪态仪表,从细节到整体,强调要树立大单元教学思想,整合重组单元知识点,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将学生一个个零散的知识与技能结构化为一个单元整体;要深度研读新课标,落实新课标要求,把握好课标的方向,做到依标教学、依标研究,提高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的基本技能,增强教师们的专业水平。两位教研员精辟的点评有效促进了第十教育联盟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盟共研 共享共进

“教而不研则罔,研而不教则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困,研然后知其美。”本次联盟研讨活动在核心校新华路小学的精心组织下,在联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圆满成功。与会教师纷纷表示第十教育联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教师能尽情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不同的教学理念会碰撞出新的火花,也使得联盟学校间的情谊变得更加深厚。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学”以致用。本次联盟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集团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为教师间相互学习搭建了平台,既能让授课教师快速成长,又能让观摩的教师们学到新技能,对提升集团化办学水平,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前路漫漫,第十教育联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凝心聚力,携手共进,继续扎扎实实推进“双减”工作,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让教研之路走得更广更远。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