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的杭州味道,藏在紫阳烟火气里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频道

老底子的杭州味道,藏在紫阳烟火气里

2023-05-08 14:37

来源:东方幼教中心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来,山东淄博因烧烤而走红;在杭州,吴山脚下太庙遗址旁,一条南北向的网红小弄堂——大马弄,也因为地道杭州味出圈,成为杭城烟火气的代言。

“老底子的杭州味道是什么样的呢?” 五一假期后的第一个周末,杭州市紫阳幼儿园的爸爸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到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筑家生活馆,化身“周末小当家”,上演现实版的“爸爸去哪儿”,用自己的劳动寻找杭州味道。




探寻的起点,从杭州人早餐最常见的“馒头”开始。高庄馒头、刀切馒头、肉馒头、菜馒头、喉口馒头……在杭州,一只简简单单的“馒头”,就有这么多的花样。南方馒头北方馍,面食不单单是中国北方人最喜爱的食物,同样也是杭州人的美食名片。无论有馅没馅,杭州人习惯把馒头和包子统称为馒头。

馒头好吃的关键在和面和揉面。“一斤面粉半斤水,温水和面易发酵……”在面点师傅的指导下,紫阳小当家和爸爸一起念着口诀,和起面来。和好的面团要充分揉搓。“揉面要像搓衣服一样!”“要揉100下!”紫阳小当家和爸爸们一个个撸起袖子,干得有模有样。






和面一般讲究“三光”:面光、盆光、手光。参照“三光”标准,检查一下。等待面团发酵的过程中,一起来了解一下“馒头”和“馍”的传说吧。《尧典》里说帝尧派遣皇家天文官“羲和四子”之一的“和仲”居住在甘肃,负责每天礼送太阳下山。“太阳下山”就是“莫”。“太阳下山的地方”就是甘肃。因此,甘肃的馒头,或陕甘宁地区的馒头,就是“馍”。

“年二八,把面发;年二九,蒸馒头”,蒸个枣。

花馒头(枣花馍馍)是中国人从南到北都有的重要年俗。枣花馒头怎么做呢?跟着面点师傅学一学。搓一搓,压一压,扭一扭,编一编,筷子夹一夹,瞧,一朵玫瑰花盛开啦!这朵玫瑰花可是要送给我们最爱的妈妈的!




传统的味道还要学会创新。用加入果蔬汁的彩色面团给刀切馒头化个妆,白色车身轮色的车窗和轮粉——看,刀切馒头变身可爱小汽车啦!



馒头上蒸,水汽中飘来了香甜的杭州滋味。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味道,杭州滋味的传承就在紫阳烟火气里。







浸润在杭州市井文化中的紫阳幼儿园致力于“吴山课程”的打造,用劳动教育赋能“小河坊游戏”,通过“周末小当家”的劳动月活动,让孩子们向身边的“劳动达人”拜师学艺,学本领、攒积分。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紫阳的孩子在传承杭州老手艺、老味道的同时,爱家乡、爱生活、爱劳动,成为脚下有根、心中有爱的“杭州伢儿”。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