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山水散文中的理趣——《游褒禅山记》备课笔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洞见山水散文中的理趣——《游褒禅山记》备课笔记

2023-05-17 10:42

来源: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单位: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作者:李静静

摘要:中职文言文课堂大多把重点放在文言基础知识上,而忽略了对文本的解读。《游褒禅山记》作为一篇山水散文,其中蕴含深刻的理趣。本文围绕“理趣”,探讨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解读视角将其内化为学生的认知,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理趣;叹;深思慎取;尽志无悔;物志力

      宋朝,理学之风颇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在理学的浸润下,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中参透物象,深思至理。物与理相映成趣,理与文相辅相成,在大宋文坛蔚然成风。所以,在这样的文学环境中,配合着“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的文学理念,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横空出世。
      何为理趣?理趣强调说理、叙事、状物要自然和谐、鲜明生动,具有强烈 的感染力,能够启发读者的审美情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足可见探讨深究文章理趣对于课堂教学的必要性。《游褒禅山记》通过“游山”,更重要的是“探洞”,入之愈深,其见愈奇,为教师教学山水散文提供了一个思路。
      一、发动教学引擎,快速激趣,把握理趣之“实”
      特级教师李仁甫先生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指出:教师应该扮演“教学引擎”设计师的角色。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快速进入“愤悱”状态,进而展开深入思考。
      在教授《游褒禅山记》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基本梳理掌握文本内容时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王安石在见到仆碑而得出求学应深思慎取的道理,游后洞悟出“尽志无悔”的道理,但是作者为什么在议论的开头说“于是余有叹焉”,不应该是“于是余有悟焉”吗?在“叹”“悟”之间所饱含的匠心何在?
      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讨论,并尝试提出深入探究的问题,如有学生提出:叹中有悲,对于仆倒在地上的石碑,因此感叹古书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而更可悲的是,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文章中作者将“也哉”两个语气词连用,强调了内心的悲叹和遗憾。学生此时对于文本的解读已经极为细致,注意到了语气词的连用。
      继续讨论,则不难发现“叹中有悔”,作者后悔自己“随之”而出,言语中是满满的自责。文中说到:“方是时,余之力上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包含了作者无限的后悔之意,有足够的体力,明亮的火把却没有尽兴游览,难道不令人“悔恨”吗?特别是这两个“尚足以”强调作者的后悔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至此,学生已经能够做到既前后联系,又紧扣关键词进行分析。教师成功将“引擎”交接给学生,互动探究,顺利掌握理趣之“实”。
      二、利用网络搜索,拓宽格局,深探理趣之“因”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教学”变得触手可及,对现如今的语文教学课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职高学生的文言知识基础薄弱,对背景知识和作者的了解也不够全面,这就对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理趣存在些许困难。此时,教师不妨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来拓宽学生的格局,帮助他们深探理趣之“因”。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之地,王安石根据自己入洞而没有尽兴的经历得出了结论:物志力三者缺一不可。那么三者孰轻孰重?王安石认为尽志而无悔,不必过分纠结于成败。起于游洞,而终于人生!此时教师可以按照“非常之志”、“非常之物”、“非常之力”三个模块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全面了解王安石及其生平。教师为了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感,可以让学生分组制作PPT展示,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翁作用。
      非常之力:王安石21岁考中进士,名震京师,早早就展现了他的才学。为官之后更是政绩斐然,造福一方百姓。
      非常之物:何为物也?即为外力相助,翻开王安石的履历,足迹遍布华夏大地,淮南、鄞县、舒州、常州、江宁等地,近三十年的地方从政经历为其后期大力推行变法提供了真切的政策参考。37岁时,发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47岁时,写出《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指出朝廷百年积弊,意在说明变法之迫切,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成为其变法路上最强大的支持。
      非常之志:才、物易得,而志难磨。作者在小传《忆昨诗示诸外弟》中写到“才疏命贱不自揣,欲与遐相希”,这是他在23岁时写下,可见他在青年时期就立志要成为与稷、契比肩的一代贤臣。二三十年的地方经历更是坚定了其扶大厦于将倾,改变朝廷积贫积弱局面的决心,矢志不渝,尽志无悔。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王安石”不再是课本中的一个名字,而是一个艰难前行而不忘初心的改革者,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理趣之“因”。
      三、互联生活实际,联系自身,交流理趣之“果”
      职高文言文的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有“假、大、空”的感受,主因还是文言文与学生的生活和语言环境有较大的差距,在阅读以及理解文本内核时会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在授课时,受到“高职考”指挥棒的影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实词、虚词、句式结构等文言知识上,而忽略了课文本身的内涵。这种教学思路也深刻影响学生,导致大家都文言文的内容更为漠视。《游褒禅山记》作为一篇理趣性文言散文,相比而言更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可以互联生活,让学生将课文内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去探寻理趣之“果”。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发现大量的资料在表现王安石改革决心时引用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句话,却没有标明出处。这其实与孔子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相违背。宋代儒学之风盛行,这“三不畏”的言论让王安石背负了近千年的骂名。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去考证,发现王安石并没有说过这句话,而最早的出处竟来自于他的政敌司马光。这一发现,大大得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揣摩学生心理,立足文本,追溯理趣之“外”
      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生命的珍贵,拥有强大的内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人”,这应该是广大教师的神圣使命。
      这节课的授课学生很特别,他们虽然在中考中铩羽而归,但接近于普高线,他们卯足了劲得想要在高职考中证明自己,所以承受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再加上社会各界(包括学校和家庭)习惯于给孩子制定符合社会期望的目标(成为众人口中的“人上人”)。双重压力之下,学生们的心灵疲惫不堪。职高的内容有别于传统的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一部分同学即便是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依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久而久之,意志低迷,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游褒禅山记》一文理趣盎然,深入分析了物志力于成功而言是缺一不可。几百年前的王安石花费了数十年来积累“物、志、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在我们同学身上,这三个条件往往不是同时具备的,每一个同学在心里都住着一个“理想的自己”,但是也要认真思考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差距。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既不能脱离现实,也不必人人雷同。如果理想定得过高,则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尝尽挫折的滋味;如果定位合理,就可在循序渐进中一点一点品尝成功的快乐,最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失败了也不必一蹶不振,王安石说过“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他告诉我们面对失败应持的态度,就是要“尽吾志”,做任何事情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更应该去享受过程,而不过分纠结于事情的结果。学生不一定要人人争“顶尖”,争“一流”,平凡也好,伟大也罢,“自适”才是最关键的。也许在这样的教育下,同学们会在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中收获学习的快乐。
      有一位同学在那周的周记中写道:“《游褒禅山记》一文浸润了古代先贤的智慧,也让我懂得了‘理想’的真正内涵,我重新制定了理想,也不再纠结一时的失败。”看着这倔强的字体,露出会心的笑容。感觉这堂课触摸到了生命。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真正体现“大语文”的理念,体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彼时彼刻的心理状态,追溯到了“理趣”之外,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融入于文本的解读之中。
      四、结束语
      王安石在《上人书》中写到:“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他的文章博大精辟,深远质朴,理趣盎然。《游褒禅山记》所呈现的治学态度和处世哲学于职高学生大有裨益。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交接教学引擎,让王安石的不朽名篇,走进学生的内心,绽放在课堂上。



参考文献:
[1]《游褒禅山记》折射出的变革思想.杨霞.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06)
[2]李仁甫.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