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学的路上“挖呀挖呀挖”,种文化的种子,开成长的花
为切实落实好“双减”政策,为学生打造“行走的课堂”,5月上旬,上海师大嘉善附校小学部开启了2023年研学之旅。
熠熠五月,春夏交替,生机盎然,上善小学子们在研学的路上“挖呀挖呀挖”,探寻书中世界,体验劳动之乐,点亮科技奇梦,体验多元文化。
一、二年级:走读“嘉”乡,探访美丽乡村,体验劳动之乐
一、二年级的小学子们此次研学的目的地为美丽乡村——嘉善大云,围绕了解非遗文化、增强团队精神、体验劳动实践等核心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家乡文化,体验劳动之乐,全面提升素养。
同学们第一站参观了嘉善非遗数字体验馆,通过音频、影像、交互式体验、互动游戏、沉浸式影院等形式,感受家乡非遗文化的魅力,学习当代非遗传承人身上执着坚毅的匠心精神;在户外开展了一系列集体游戏,在游戏中提升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在巧克力小镇,同学们第一次亲眼见证了一颗巧克力的生产过程,也纷纷感叹所有的美味、美好都来之不易,需要付出很多的智慧与努力。
参观非遗数字体验馆
户外游戏
参观巧克力工厂
时值立夏之后,蚕豆成熟,正是江南一带烧传统“野米饭”的时节,在班主任和带队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同学们一起体验了这一习俗,品尝到了大自然的美味馈赠、自己的劳动成果。
三、四年级:走读“浙”里,探寻书中世界,赓续浙江文化
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带着从书本中了解到的人物与文化,前往绍兴,开启“浙”里风景与文化的探寻之旅。
绍兴是一座“名人之都”,大禹、勾践、范蠡、西施、陆游、徐渭、王阳明、周恩来、鲁迅、朱自清、蔡元培……代有人杰,史不绝书,名流荟萃,也被戏称为“活在语文课本里的城市”,同学们已经学到或即将要学的文章诗词都与这里有关。
同学们在会稽山拜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诵读歌颂大禹精神的诗词,在王羲之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地方了解王羲之刻苦忘我练习书法的故事、亲手体验扇面描红领略书法魅力,在黄酒博物馆了解被列入国家非遗的酿造技艺、学习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秀丽的山水风光,浓厚的文化沉淀,交织成了上善学子们书本内外的“诗和远方”,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长了知识。
大禹陵祭礼、诵读经典
兰亭扇面描红体验
黄酒博物馆体验非遗文化
五、六年级:走读“沪上”,体验多元文化,点亮科技奇梦
五、六年级本次研学的目的地是上海迪士尼。提前做好“功课”的同学们,带着对多元文化与高科技项目的探索心,飞奔进了这座奇幻乐园。
在这里,中外文化的相遇和碰撞让他们兴奋不已。迪士尼公主里,不仅有西方的白雪公主,也有中国的花木兰,乐园里既有西式风格的城堡建筑,也有随处可见的中式美学元素。同学们不仅领略到了全球各地的多元文化,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加了文化自信。
更让同学们向往的,是迪士尼那些酷炫的高科技项目。“明日世界”里探索“潘多拉”星球的奇幻场景、尝试一次体感游戏,体验一次或者N次“创·极速光轮”的感官震撼,“飞跃地平线”里用光影技术和CG技术体验遨游世界……
对于五、六年级的同学们来说,在小学毕业之前与亲密可爱的同学们一起来一场“点亮奇梦之旅”,也是人生历程中一个小小的闪亮片段了吧~
“双减”之下的研学之旅,是学子从书本学习走向实践认知最生动有趣的途径。
这是一场“知行合一”的旅程,更是自然、生活、科技这些“教科书”最美好的馈赠。愿上善学子在成长的路上不断探索、挖掘,种下文化的种子,开出“成长”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