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英群像丨赵云霄: 平凡女孩也能光芒万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频道

萃英群像丨赵云霄: 平凡女孩也能光芒万丈

2021-04-12 15:37

来源: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萃英学院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平凡”是赵云霄为自己找到的一个形容词。这个来自河南平顶山的姑娘,在平凡的时光中细心打磨着自己的棱角,慢慢地一路向前,最终在收到北京大学先秦史方向录取通知的那一刻,点亮了前行路上的光。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赵云霄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当初翻阅填报志愿参考书籍时就被“历史基地班”这一名称所吸引。大一下学期,她通过“萃英班”选拔,进入萃英学院人文班进行学习。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和纷杂的研究领域中,赵云霄经过认真考虑,最终顺从了自己的本心,在大三下学期确定研究先秦史方向。孩童时期,她就被《诗经》里的优美诗歌所吸引,在恩师乔老师和薛老师的影响下,她又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接触诸子百家、甲骨文等先秦文化,顿时一见如故。“私以为先秦史是中华文明之源头,当时的社会风情朦胧动人,璀璨的轴心时代对后世影响至深。不管是探索上古秘密,还是想明了中华基因,都绕不开先秦历史。所以在面临研究方向选择时,我就想对先秦史有更深入的研究。”


然而,先秦史并不是一个容易研究的领域。在具体学习中,每个学生要先从看上古史论文集、补古文字学知识、读甲骨文金文材料这些基本功做起。古史,古文字和考古堪称先秦史研究的“三驾马车”。赵云霄记得,她大三寒假抱着厚厚的《左传》踏上回家的旅程,一头扎进自己的萃英基金项目《春秋时期中等国家生存策略探析》。毕业论文设计阶段,赵云霄计划做一个夏商周方面的研究,初试深浅,以便为今后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在未来的日子里,赵云霄指尖的时光会继续在先秦史这一学术领域奔跑,不管路途荆棘怎样。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我觉得自己在大学期间过得挺普通的,就是认真上课,并且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好好完成。”成绩位列萃英学院人文班第一名的她,就这样简单地概括了自己的学习经验。赵云霄说,自己不是那种能够一心二用的学生,无法在这门课的课堂上兼顾另一门课业,所以对于每一节课都给予了自己百分百的注意力。


缘起于钱学森之问的萃英学院十分注重培养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在学业评价中,最常见的一项就是论文考核。对此,赵云霄认为,选题是很重要的。写作前不能贸然下笔,必须先看看相关题目的前人研究。确立了整体的思路或者大纲后,再一节一节地形成文字,把大论文切分成几块,给自己更加积极的心理暗示。


专业第一的成绩,让她在初审这方面一路畅通,进入了多所大学进行面试。“成绩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你要通过夏令营初审或者九月份预推免初审的话,没有一个亮眼的成绩单是不行的。”然而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学校在夏令营和九推的时候都取消了笔试,这让面试有了单方面定成败的权力。赵云霄说自己并不是一个聪明伶俐且健谈的人,在夏令营面试的时候也并没有完全将自己的所学所想表达出来。再者,类似“如果我们学校和别的学校都选择了你,你会怎么办?”的问题,赵云霄并不知道采取怎样的“话术”,只能实事求是地说:“那我可能就不会选择你们学校了。” 许多因素叠加起来,赵云霄并没有在夏令营斩获offer。相比起班上其他同学拿到了好几个优秀营员,第一名的她显得有些失落。


扶摇直上,求索若狂


但赵云霄并不是一个肯轻易言弃的人。她反思自己在夏令营中没有收到青睐的原因,最终将根源诉诸于自己还没有对先秦史有很深的了解,以至于老师稍微深入询问,她就露了马脚。在夏令营结束后,赵云霄没有回家,而是和室友一起泡在图书馆,把先秦史恶补了一番。她不仅阅读了大量关于先秦史与古文字方面的书籍,而且也对古代史进行了综合的复习。回顾保研几个月的历程,前期赵云霄是比较崩溃的,夏令营的屡屡被拒更是打击了她的信心。但后期在图书馆学习时,她的心态放缓,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当时就想,无论如何我应该都有学上。”在北大面试的时候,赵云霄被提问到阅读过哪些文字学书籍,看过哪些甲骨文金文或简牍材料等问题。短短二十分钟内,赵云霄将自己准备的东西讲给了面试老师,最终也得到了北大的认可。


走过一路坎坷,赵云霄收获了更加扎实的先秦知识、更加丰富的面试经验,还增强了自己的心理素质。在前途未知的时候,她认为保持冷静最关键的还是自身有足够“硬”的实力,此外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勇于坚持的恒心。当然,排解情绪、笑对困难也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以及父母、伴侣的支持。



知足上进,温柔坚定


虽然赵云霄定义自己为一个不善言辞、不够聪明的人,但她有一颗上进的心。刚上大一,她就递上了精心书写的入党申请书,并成功当选班级组织委员和院内基层团建指导中心干事,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加入了羽毛球院队和绿队、国学社等社团,前后收获了九张奖状。此外,她曾赴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进行短期交流,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感受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在美国,赵云霄上了《学术英语》和《博物馆概论》两门课程。老师亲和、严谨的态度让她十分感念:“《学术英语》的老师对我们就像朋友一样,他欢迎我们随时和他交流,还会跟我们分享他的生活趣事,也曾带着家人出席我们的结业典礼。他上起课来更是尽心尽力。课前他早早地坐在教室里,哪怕盛夏八月也身着正装;课上他激情澎湃,有时为了讲解生动,还会站在椅子上;课下他极其认真地批改我们的每篇作文,发回中肯的评语帮助我们改进。这位老师对传道授业解惑怀有极大的热情,让我们能够学到真知识。《博物馆概论》的老师非常重视我们培养的表达能力,每堂课都会精心设计各种互动实践环节。”



文字丨毛佳艺  张径舟

图片丨赵云霄

编辑丨李睿智

责编丨潘淑娜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