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路遥的相遇
我与路遥的相遇
我人生第一次听到路遥这个名字,是在高一上学期的期末考卷的阅读题上。彼时的我坐在考场上,对着路遥先生的文字冥思苦想。朴实的文字看似没有任何的机锋蕴藏,却又让人找不到破局的关键。考试结束,答得一塌糊涂的我走出考场。满脑袋全是那个名字—路遥。于是,路遥这个笔名,给我以另类的方式记下了。
关于路遥
路遥1949年12月2日出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平凡的世界》
再见路遥,是在南方小城的一家咖啡店。它安静地躺在一号桌的沙发上,窗外的阳光以微妙的角度照在纯白的封面上,将黑色的字体照得格外显眼。“《平凡的世界》?多土的书名啊,这本书能好看吗?”我如是想着,缓慢地伸出手,翻开了第一页。不知不觉间,咖啡已经凉透了。可我却依旧沉浸在故事中,无法回到现世当中来。身上始终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的孙少平。沉稳和精明带着内敛的孙少安。脱离了世俗的偏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的田润叶。天真烂漫、单纯、善良、勇敢的田晓霞。这些角色仿佛在纸上活了过来,从方寸纸上跳进了我的心里。
再见路遥,再见《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