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校园在线 > 学子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东海无鱼到有鱼——岱衢族野生大黄鱼“王者”归来记!

2021-04-12 10:43 来源: 鸥讯社    阅读 4.6千+
0
分享

为了进一步了解岱衢族野生大黄鱼资源现状和沿海民众对大黄鱼的修复态度和看法,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的舟山岱衢族野生大黄鱼资源大学生调查实践队于2021325-2021328日期间前往宁波象山、舟山(岱衢族野生大黄鱼发源地)展开调研活动,主要调研对象是大黄鱼渔业资源专家、从事水产销售人员、渔民们以及沿海城市的普通民众。

紧跟步伐,为野生大黄鱼而发声

326日,调查队抵达第一站,来到了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采访渔业资源专家周永东老师和徐开达老师。

在访谈过程中,老师向同学们详细地叙述了野生大黄鱼的资源现状以及当下几个野生大黄鱼资源的修复难关,面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老师耐心解答,指出要想修复野生大黄鱼,最关键最核心的还是要压减和控制捕捞强度,人类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对野生大黄鱼的滥捕行为,已经对大黄鱼亲体和它们的栖息地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影响。现在我校党委书记严小军研究员主持的“东海渔业资源重建智能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正在从另一个角度为修复野生大黄鱼不懈努力,周永东和徐开达两位老师就是肩负了这个使命的一员,老师们也对调查队同学们提出了期望和鼓励。为野生大黄鱼而发声,也正是我们调查队成立的一大目标,保护和修复渔业资源,刻不容缓。


万鱼归海,续写大黄鱼生命长河

327日,野生大黄鱼资源调查队来到宁波象山港湾水产苗种精致示范园和象山石浦展开调研。象山为全国渔业大县,地处东海各大渔场中心,同时也是大黄鱼的故乡之一。该县连续几年进行放养“万条黄鱼归大海”人工放养活动,可谓是对大黄鱼充满着情节。

队员们兵分两路,一队采访了象山港湾公司“大黄鱼育苗的先驱”徐总和相关技术人员。在徐总的热情接待下,队员们参观了育苗池,公司从上世纪末开始采捕岱衢洋野生大黄鱼作为苗种基础,队员们了解到每年育苗的产量依据,成活率,和销售去向等信息;与此同时,象山石浦港的调研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调查队的同学们向当地渔民发放问卷,收集当地人关于野生大黄鱼资源现状、修复情况等内容的一些熟知程度和看法。在感受到象山人民的热心与对大黄鱼的关爱,同时,队员们也被象山县对大黄鱼的一念情深以及可贵的职业精神深

深打动,受益匪浅,坚定了为野生大黄鱼的调查和修复做出贡献的决心。


砥砺前行,倾听来自渔港的声音

328日早晨,渔民们和船只靠岸在舟山沈家门的国际水产城码头和朱家尖的樟州渔村旁。调查队的同学们赶早出发,展开对两地渔民和普通市民的采访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渔民和附近住民都表示野生大黄鱼的巅峰时期已经非常遥远,提起野生大黄鱼,不少人都表示惋惜和怀念,大黄鱼曾是许多舟山人“小时候的味道”,也是当年渔民们维持生计的“宝贝”。现在野生大黄鱼被IUCN列入极危物种,渔业资源整体衰退,渔民们都表示当年野生大黄鱼盛行的光景很难再现。修复野生大黄鱼资源不仅是对自然、对资源的一种守护,更是对人们对大黄鱼情怀的守护和呼唤。希望在未来数十年的时间长河中,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野生大黄鱼能够重出江湖。


舟山岱衢族野生大黄鱼资源大学生调查实践2020年成立,在浙江省新苗计划、浙江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舟山近海野生大黄鱼渔业资源的海上科考调查四个航次,累计海上里程超过5000海里,累计调查站位120个。范围覆盖舟山渔场、长江口渔场、舟外渔场、沙外渔场等。同时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研,据目前不完全统计,累计发放调查问卷约500份,包含了涉及大黄鱼的两个重点沿海市县(舟山市和象山县),以及多个重点群体(渔民、水产商、渔业资源专家、普通市民)。调研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和关注。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