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坚持,才会有希望!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肖申克的救赎》——坚持,才会有希望!

2021-04-13 10:08

来源:临沂大学 秦嘉旭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肖申克的救赎》一书由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所著,分为“肖申克的救赎""纳粹高徒"尸体"呼吸一呼吸"四部分,其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便是第一部分。这部分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杀害妻子和情妇而进入肖申克监狱,受到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然而,由于对自由的向往,对希望的信任,对自己的坚持,安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挖掘了一条通道,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雷声大作的夜晚,成功逃离肖申克监狱。

何为自由?当年老的图书管理员布鲁斯走出监狱,获得自由后,却在新的生活中不知所措,无时无刻不想回到那个他已经习惯的肖申克监狱。他在外面的世界中感受不到快乐,感受不到外面人们所拥有的那种坦然,惶惶不可终日。他早已不属于外面的世界,入狱五十年,他也从青春洋溢、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老态龙钟、年老体衰的样子。他与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也没有朋友,常常会感到无助和迷茫。每夜都从噩梦中惊醒,最终他选择了在一间小旅馆中自杀。在自杀时,他在横梁上刻了“老布到此一游",这不仅仅是说他到过这个小旅馆,而是他认为,自己是“到世界一游"。电影中有句台词就说明了这: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而安迪,被判无期徒刑,含冤进入监狱,却由于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发现墙的构造较为松垮,从而为逃离肖申克监狱成为了可能。

B1NKGN1J6PXT~%AEJ%N9M`F.png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