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走进《苏菲的世界》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仰望星空——走进《苏菲的世界》

2021-04-14 14:09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 于萌逸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这是书中开篇艾伯特问苏菲的两个问题: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这最本质的两个哲学问题引人深思,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苏菲的世界》

写在前面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一种工具,一种让人们以更高、更深远、更本源、更根本的洞察力剖析世界的工具。是一支锋利的手术刀,划破世界遮遮掩掩的面具,将本源展露在宇宙的光芒下,为人们所观察、解构、分析、慨叹。

主人公介绍

苏菲是《苏菲的世界》的主角。她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15岁生日之前她得知自己的生活只是艾勃特·纳格的发明。她好奇,她思索,她质疑。她在艾伯特的引领下一步步走入了哲学的圣殿,并为这里的魅力与精华所震撼,开始了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在她的心中,苏格拉底、普罗泰戈拉、斯宾诺莎、赫拉克利特、黑格尔、尼采的理论与观点激烈地碰撞,湮灭,然后诞生出新的见解与感悟。她与艾伯特的哲学课堂,压缩了人类哲学史诞生以来所凝聚的瑰宝与结晶。正如人类在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中磕磕绊绊、跌跌撞撞地艰难前行,却又永不放弃,才以数千年的光阴岁月打造出如今的文明。

荐书理由

每每翻开哲学书籍,我们都会被那些千百年前的仁人圣贤超脱的思想所折服倾倒。他们的眼光远远不会局限于眼前的方寸土地,他们的目光随着深邃的思想走向了辽阔的星辰大海。在那里,他们寻得了归宿,以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环视整个宇宙,记录它、分析它,并形成了只属于自己的史诗长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宇宙的中心,只不过哲学家的宇宙更加瑰丽,绚烂。

而我们,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本书结尾的时候说:人生如星尘。这不禁让我想起康德的那句话: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 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无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如何的卑微和渺小,我们的意识和思想都是我们存在的根基,是真正的高贵。

阅读小tips

      对于这本书的读书建议,就是不要当教科书去读,更不要刻意的记忆,用流水账的方式读下去,会不期而遇的遇到你所渴望的哲学知识。哲学从不承诺我们什么,也从不帮助我们获得什么,它只是说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大听得到的话,不大明白的道理,但是它的无用而大用,无为而无不为的神妙之处,真的会启发人们智慧的生活,智慧的生存。

 写在最后

在书的末尾,苏菲用扳钳敲了一下席德的头,席德说,喔,好痛。原本是爸爸写的讲稿里的人物却对席德所处世界产生影响。这不正好意味着我们读完了一本书,但书中的人物,故事依旧会对我们的思想,生活产生影响吗?

就像席德爸爸说的,我翻遍了图书馆,没找到一本适合你读的哲学类图书,这本类似侦探小说结构的哲学类科普小说,并不为了你从中学到多少哲学知识,只是为了让年轻的我们时刻保持着思考,不要做那寄居在兔子皮毛深处的微生物。即使我们读完了这本书,放下了,书中的人物依然存活着,苏菲,席德,艾伯特,柏客莱,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士多德,依旧存在于我们心中,并不时敲一下我们的脑袋~


仰望星空是一个好习惯,你能从眼前的苟且中获得少许平静。你会发现,星空就是你,你就是星空。你面对的不光光是眼前的苟且,而是万象。你的心不再拘于眼前的浮躁,而是心系万物。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