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一千秋,一字一人生——我与自传
第一次愿意耐着性子读自传,大概是在高一的时候。
曾经的我认为自传不过是把一个人一生做过的事写在纸上,是和历史书一般的存在,索然,无味。毕竟人的人生大都逃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比起小说中的虚构的人物,更多了烟火味,好像路边随处可摘的花,大抵都是相同的。直到在书城的一次偶然相会,我遇见了她,在真正意义上我读过的第一本自传。
(图片源自于网络)
她讲述的是民国陆小曼的一生。
陆小曼的一生,不短不长,不悲不喜,无爱无恨,她爱的洒脱,离的坦然。她一出现,就带着民国的烟雨,民国的味道。她给得起倾城之色,也担的了落魄无依。在人生这盘棋上,她从未输过,又或者她输得起。她就是行走在民国的一道风景。
通过作者娓娓道来的讲述和优美的文字,我仿佛透过纸张,看到了民国烟雨中那个任性天然的女子,举手投足皆是画,一颦一笑皆风情。她是那么的活灵活现,令人难忘。
(图片源自于网络)
于是我把作者写的其他人的自传都买了下来。通过这些自传,我了解了三毛的勇敢和乐观,我知道了张爱玲童年晚年的凄惨,我明白了林徽因的理智宁静……书的页数不多,写的却是一个人漫长的人生。你用了几小时阅读完一个人的一生,那些人的人生或许跌宕起伏,或许平平淡淡,或许得意,或许失意。你能从他们的人生中学到什么,他们用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摸索向你证明了某些选择的结果,虽说只是短短几小时,但你或许能知道人生十字路口上的属于自己的方向。
一页一千秋,一字一人生。人的漫长数十年可以被一本薄薄的书记录下来,这本书可能惊险刺激,可能平淡温暖,那么你想书写什么样的书呢?或许你只需记得,落字即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