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学子丨热衣袖间藏万卷诗书,她是在师大筑梦的人文学子





2019-2020年上海市奖学金
2019-2020学年上海师范大学
古典文献学专业“古文献学奖学金”一等奖
2019-2020学年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奖学金一等奖
2019-2020学年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团员
2018-2019学年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学生
2018-2019学年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奖学金二等奖
2018-2019学年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团员
2018-2019学年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优秀心理委员”

因为热爱,她不惧道路漫阻长
周诗瑜用她的经历印证着“立志于承前启后述往诏今,不惧于路漫修远道阻且长。”
古典文献学是周诗瑜高考时的第一志愿,她至今仍记得报考的代码数字是1231-02,记忆犹新。踏进大学校门至今已经三年,她对古典文献学的热爱与精力不曾消磨分毫。
迈入大学前的那个夏天开始,周诗瑜就开始绘制蓝图做计划,一学期一学期地打卡,用点滴的坚持来接近自己的目标。

规划与打卡
大一、大二的大部分时间都属于专业基础课,书和笔记都很多,知识体系在一点一滴地构建,课业并不轻松。她积攒下厚厚几叠笔记和自己整理的大纲,换来了连续两个学年专业学习分总分第一、专业综合测评第一的好成绩。


周诗瑜的课程笔记

因为热爱,她积极进取,担青年责任
在课业之外,周诗瑜也参加学生工作、志愿者项目和社会实践调研,这些活动对于她的意义丰富而深刻。她学着团队协作、学着统筹安排,她遇见可以脊背相托的伙伴,在诸多活动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周诗瑜始终坚信, “人才”的定义是综合多元的,希望自己能成为承担更重大责任和使命的师大青年。

暑期志愿者服务

因为热爱,她谱写蓝图,传递梦想
大三时有一门叫做“校勘学”的课程。老师温和博学,期末时要求同学们交一份校勘记,这是周诗瑜从未尝试过的挑战。
当时正值新冠疫情又一轮零星多点爆发,去上海图书馆看书、查资料、找文献并不像以前那样方便。但周诗瑜还是去了三次,一边向老师请教、一边与同学们讨论,在思维碰撞中渐渐摸索出思路,运用之前学习过的校勘、文字、目录版本等方面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研究经历让她深感古典文献学是如此广大又精微,自己又是如此渺小而浅薄。先贤曾说:为学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为学者应该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自己判断是非与否的能力,要有精华凝炼的见解,这将是周诗瑜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校勘记的部份内容
周诗瑜热爱她的专业,希望它亦能被他人所爱。在担任2019级古典文献学1班的班导生期间,她将自己对专业的认同和热爱传递给学弟学妹们,她向2019级的同学们交流笔记、经验、课程内容、遇到过的困难,尽力帮助他们在这里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古典文献学是一门令人憧憬的学问,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代代相承、源远流长。周诗瑜常思考一个宏大的问题“最想成为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她始终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所憧憬的故事还在有她执笔慢慢书写。她的故事始终关于热爱、忠诚和勤恳,是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所获的荣誉证书
荣誉不是起点,热爱与梦想才是。周诗瑜所学是教她去触碰、理解与传承,她所求是契合那句写在人文学子心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砥砺奋进,求是笃行,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周诗瑜把热爱贯穿于生活
这样一位对梦想忠诚的小姐姐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在每一个无人陪伴的时刻
热爱之事都砥砺我们前行

编辑丨凌雨欣、石海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