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记 | 李欢:我心安处是吾乡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说“要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他们是孩子们眼中的“老师、哥哥、姐姐”,是同事眼中的“小同志”,他们就是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支教一年,自教一生”,他们跨越万水千山、秉承志愿服务初心、助力脱贫攻坚,用独有的坚持守望麦田,用青春的汗水浇灌花开。自2009年成立以来,东林研支团187名成员中的每一个人,都于支教中感悟,于支教中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支教日记”!
李欢,东北林业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榕江分队成员,现服务于贵州省榕江县寨蒿镇八平小学,教学科目为三年级语文,担任三(2)班班主任。
这个贵州城,我“粉”了
这个贵州小城,我“粉”了
从黑龙江到贵州,斜跨大半个中国的对角线,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经历另一番从未体验过的生活。让我因为他们,遇见诸多的奇遇。
初到榕江,迎面袭来的热浪让你真真切切感受到榕江的热情。山峦散去雾霭,连绵壮阔的景致一一具现,一点点填充着我想象中的画面。榕江的树多,山多,映进眼里、扎进心里。村村寨寨依河而建,老榕树是寨子的守护神,榕江县由此得名。
自然寨大多依山势而建,房屋大都是古朴庄重的木结构小楼,极具苗侗风情文化的古韵。旁边新通的高速公路上,放着侗族大歌的大巴车呼啸而过,沿途都是一望无垠浸在浓雾里的山林,仿佛世外桃源。
街上随处可见粉店:汤粉、炒粉、卷粉。想吃面?对不起,来错地方了。自然,在无辣不欢的贵州,四季三餐,一粉一饭,都辣味十足。
初为人师
“慈师”or“严师”,我成了后者。
战前侦察:课堂上,一个眼神扫射整个班级——你已进入危险区,本班主任正准备向你投来一份作业炸弹;
战术偷袭:在课间,趁学生来不及通风报信,看到正在讲台上张牙舞爪耍宝的男同学呆愣在原地。
伪装大师:事实上,严肃只是一时的,为了避免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严师”形象崩塌,我总是草草收场,落荒而逃。
花儿与少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但之后的变化令我欣喜。在更加了解学生和学生的家庭情况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更加信任的眼神,随之更加大胆地与我交流。我的话不再是强制要求,而是和他们的有效沟通。
于是家访成为我周末的首要活动。迄今为止,我共进行过28次家访,班级的23名学生平均每家走访一次。我深知教育是急不来的,要享受“牵着蜗牛去散步”的过程。成绩并不是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老师不应该只教他们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我利用班会时间,为学生播放历史、天文及国家重要节日、纪念日等科普教育视频,提升学生的上课兴趣,拓宽眼界。
获得爱心人士捐赠的图书后,利用晚餐后的时间与班级学生一起阅读《小王子》、《儿童自我保护安全教育》等课外书。
也会在课余时间抓到幸运儿,随机进行拼音测试,他们也乐在其中。
其实在淘气多动的外表下的他们,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令人心疼,我深深体会到一位好老师能带给他们的,其实不仅仅只是成绩和分数,还有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没有一条道路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于是赠予万物以时间。一年虽不长,但与他们相识,绝对是一件令人终身难忘的事。所有的等待都有了回应,更是让人欢欣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