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向党 红色走读 | 全国省级党组织: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
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伟力!
走读三湘大地,传播红色文化,追忆百年风华!
湖南大学本科生党员骨干领航班开展“红心向党 红色走读”寻访实践,以实践研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天由金融与统计学院许筱颖同学带我们走进“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的故事。
全国最早的省级党组织——中共湖南支部、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办公旧址,位于长沙市中心八一路538号清水塘。这栋砖木结构、两进三开间的青瓦平房,因门前有两口池塘,池水明亮清澈,故名清水塘。
1921年8月,毛泽东、何叔衡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回到长沙,把积极、慎重地发展党组织,筹建中共湖南支部放在首位。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成立,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党支部之一,毛泽东任支部书记。为了解决支部办公场所,支部委员易礼容以每月7银元的租金租下这栋房子,作为中共湖南支部秘密办公和毛泽东、杨开慧的居所。刘少奇、李立三、李维汉等都曾来此地开会。
到1922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已建立3个支部、2个党小组,有30余名秘密党员。经中共中央批准,在中共湖南支部基础上建立了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这是全国第一个由支部改为地方执行委员会的省份,毛泽东任书记,委员有何叔衡、易礼容、李立三、郭亮,区委机关依然设在这里。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掀起了湘区工人斗争高潮。到1923 年,湘区有7个县和地方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湖南成为当时全国革命运动发展最迅速的省区之一。
1952年10月,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以“毛主席前居长沙清水塘革命策源地”冠名,作为长沙市第一个革命纪念地对外开放。2001年6月,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