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之旅—我与《文化苦旅》
余秋雨踏遍山河,化浩瀚历史为无言大路,走出一段《文化苦旅》。我走近故宫,看历史变化、时间过往,将照片、盛名化作眼中景、耳中闻。
那大概是几年前的夏天,故宫还未实行全网上购票制度,我与家人在炎炎烈日之下排了近3个小时的队伍,顺着人流涌入了这久负盛名的故宫之中。我跨过巍峨厚重的午门,踏着脚下的白砖,站在桥上眺望,头顶是炽烈的阳光,眼前,是拥挤的人潮。那些初入故宫的兴奋、好奇霎时消解了一半,且平添了这许许多多的不快。
我记得我曾用脚丈量着故宫的各片土地、记得我曾用眼睛观察过每个宫殿内的各色展览品,可那些精美绝伦的东西在当时的我眼前,就好像是一个从照片上显露出真实的观赏品,我未曾深思、亦不曾考究,时至今日,它们在我心中的印象早已渐渐消磨,失了形状。那时导游机器的声声介绍,也大多因我不曾用心关注,变成了记忆里的咿咿呀呀。
可我还记得午间宫廷外那棵繁茂的大树,在我休息时给予我片刻阴凉;我还记得我好奇过的高挂的长杆和坤宁宫那扇紧闭的门;还记得我曾细细观察过的御花园里亭台中那雕栏玉砌的顶;以及我亲身见识并实验过的神奇的榫卯技术……但深深刻入我脑海里的,却是在经过某一个宫殿时,那场颇为有趣的扮演活动。在那短暂的一个小时内,我穿上宫廷的服饰,高坐在仿造的宫殿大堂的龙椅之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过客,学习着宫廷的基本礼仪。哪怕过去了这麽久,我依然能清晰地忆起那宫殿的金碧辉煌,还有各种宫廷礼节,甚至是那皇服上的奇特花纹。哪怕是几年后的现在,我都依旧能回想起那时我的惊奇和对故宫金碧辉煌的震撼。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有关故宫景色和展览物的记忆都渐渐淡去,化作模模糊糊的影子,只有偶尔通过照片才会记起我曾看过、观赏过这些景与物。但那夏天的热、那乌泱泱的人、那些我曾用心经历和体验过的东西,却历久弥新,成为我对故宫最真挚的回忆。
那时的我,自然不能像余秋雨那样的文人一般,把路当书,用自己探寻的路深化对历史的认知。但是我曾在游历中用心体味过的感受和见识,却成为了我最深刻的回忆,强化着我对故宫的认识。
我想余秋雨是对的,“路,就是书”,在旅游中,只有用心体味过的东西,才能使想象、猜测和探寻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