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讲堂|宋一教授《走进意大利唱法》

音乐大讲堂——走进意大利唱法
“音乐不是奢侈品,不是我们钱包鼓了的时候才来消费的多余物,音乐不是消遣,不是娱乐,音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让人类生活得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波士顿音乐学院音乐系主任卡尔.伯纳克博士

2021年4月14日下午3点,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宋一教授以走进意大利唱法为题的讲学,
在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


宋
一
宋一,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
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美声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现任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教育部第五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组评委、金钟奖评委、曾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音乐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以及大师班讲座。组织、策划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活动。担任海参崴国际声乐比赛评委、莫斯科国际声乐比赛评委。担任Pesaro国际声乐比赛评委。

“意大利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中部……”
讲学开始,宋一教授为我们科普意大利美声的起源,表达自己对意大利美声唱法的认识。
宋一教授阐述意大利唱法是“吸气,把喉头吸下来,坐住,从鼻子和嘴同时松弛,吸气,特别是男同学很容易可以看到喉头下来,保持进气的畅排,再用气息把声带吹响,就可以了,这就是混声唱法,意大利唱法就是混声唱法。在这个基础上,把字说清楚,往前说,找到大本嗓的感觉。”



我院六位优秀的声乐专业教师分别上台演唱《我的太阳》、《我爱你中国》、《星光灿烂》、《请你别忘了我》、《与你相见若如初》、《我亲爱的爸爸》等中外歌曲。




宋一教授对各位老师一一进行指导,声情并茂,亲自做示范,细心地指出每位老师的不足,耐心地逐句分析。从老师们演唱的歌曲中联想到自己的经历给大家分享,讲学言语风趣,让现场观摩的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受益匪浅。
1 |
2 |
3 |
4 |

+ + + +
“意大利语言为什么适合演唱呢?它说话、诗朗诵就跟唱歌一样,大家在电视里看到教堂里神父说话就像歌唱一样。”
“同学们要记住,高音总是有问题的时候,不要老找,嗓子筋疲力尽也找不到,问题出在下面,高音之前的那几个音,那几个音摆对,上面就对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自豪,中国就像沉睡了五千年的雄狮,现在已经睁开眼睛站起来了。”
“我主张民歌,也多把西洋好的东西借鉴过来,不管是唱美声、民歌,还是出去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唱好中国歌。”



“有你们这样的老师,你们学校以后一定会非常好!”
讲学过程中,宋一教授表达了对我院优秀教师的赏识,对音乐学院的师资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老师和学生都给予了厚望,愿音乐道路越走越远,祝涉外音乐学院越办越好。

王跃辉院长发表感言:学习一门语言需要身临其境。自然通畅声音美,就是最好的美声。每个时期都有要解决的问题,要跟随不同的时期来学习不同的内容。提出艺无止境,学习永无止境,要不断学习进步。我们要把意大利美声科学的方法学好,最终的目的是要唱好中国美声。洋为中用,要借鉴,不能一味地追求洋。要在每一次讲学中,真正的学习到知识,不断吸收学习,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最后,我们衷心地感谢宋一教授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