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古韵 | 一樽开首夏(淮南师范学院)
立夏与立春、立秋、立冬一样,是标志四季开始的日子。立夏之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这便是夏天开始的时刻。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还没来得及换上轻薄的衣衫,便迎来了炎炎夏日。漫步在师院的石板路上,看见点点残花,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忧伤。她们许是在回忆枝头绽放的时光吧。落红滋养大地,夏叶投下一片荫凉,这已经到了植物成长的季节了。坐在塘边的石阶上翻着几页书,还没仔细看便有了倦意,几声蝉鸣作伴,一切都刚刚好。
来到知明湖畔,原本平静的水面在夏风的吹拂下微微荡漾,阳光照在波纹细碎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亮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锻。风儿见证了所有的季节,此时送走了春天,带来了夏天。柳树仍在晃悠,空气中散发着太阳的气息,让人好生慵懒。
(图片来源:张文惠)
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说的是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淮南子》曰:“蝼蝈鸣,丘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校园的各个角落的野草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立夏前后,降雨量和天数也将增加,教学楼下常常能看见因为下雨而爬出地面的蚯蚓,估计也是想感受一下春天最后的气息。
(图片来源:张文惠)
夜晚掩去了白天的燥热,我抬头望着天空,看见了星星闪耀,不久蝉鸣将充斥我的我的耳边,与我一同欣赏这美好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