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水院聘任葛剑雄教授为特聘专家,作“黄河与中华文明”学术报告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浙水院聘任葛剑雄教授为特聘专家,作“黄河与中华文明”学术报告

2021-05-09 22:24

来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官微 于滨 郑泽龙 霍俊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5800年前后,黄河(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长江中下游(浙江良渚)、西辽河(辽宁牛河梁)出现文明起源迹象,5300年以来各地陆续进入文明阶段。”

“黄河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面积81.31万平方千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在山东入海。”

......


5月8日,在教学科研综合楼105报告厅,我校举行聘任仪式,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成为浙江水文化研究院特聘专家。校党委书记史永安为葛剑雄教授颁发聘书。






葛剑雄,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历史学家。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府参事等。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环境史等方面研究,著有《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文集》《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等。


随后,葛剑雄教授为水院师生作“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史永安主持报告会。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安澜就是国泰民安的保证和象征。葛剑雄教授围绕“河流与人类文明”“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黄河文明的兴衰”“黄河文明的未来”四个方面,以独特的史学视角展现了黄河与中华文明的紧密联系,以及黄河对于中华文明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葛教授指出,像黄河这样长达数千公里的大河,它们本身,也因凝聚了历史、经历了沧桑,而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精神象征、时代烙印、历史记忆。一条大河就是一首颂歌,一篇史诗,一部历史,一个时代。



报告会后,史永安作总结讲话,他指出,葛教授的报告让广大师生切身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把水文化宣传、阐释与当代中国价值紧密结合,讲好水的故事,传播好中华文明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他强调,广大教师要拓宽立德树人的广度和深度,从多元视角启发教育思维,让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成为教书育人的能量源,深入开展水特色与水文化研究,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葛剑雄教授的报告生动精彩,引人深思,既是一堂趣味盎然的历史图景课,又是一堂内容详实的地理理论课,更是一堂阐述黄河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思政理论课。他用缜密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宽广的学术视野回答了师生的提问,精彩的讲说赢得了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有关校领导,宣传部、科技处、教务处、学工部、团委、图书馆、浙江水文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人员,各二级学院部分教师、全体辅导员、求真学院全体成员、水资源协会和环保协会等社团全体同学参会。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浙江水文化研究院 科技处

文 | 于滨

图 | 郑泽龙 霍俊杰

编辑 | 于滨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