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否是“逃离”?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否是“逃离”?

2021-05-12 15:07

来源:延安大学 池小洁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书籍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塔拉·韦斯特弗(1986年9月27日-),是一位美国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她的回忆录《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首次登山《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并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的提名,包括冷数据时报图书奖、美国笔会的让·斯坦因图书奖,以及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纽约时报》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评为2018年十大最佳图书之一,《时代》杂志评选塔拉·韦斯特弗为2019年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书籍简介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

  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

  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相遇与自我审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塔拉的成长之路。


我对她充满了好奇,我很想知道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结果又是什么。


因为这本书总是给我感同身受的感觉。我在书中看到了自己,所以我想看她如何选择。


这本书是作者的自传体。我自己的理解是她把自己的家庭比作一座大山,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这座大山压抑了她的天性、阻挡了她看向外面的世界。

于是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斗争中,逃离了。也许只是在距离远了而已,她很难摆脱家庭对她的影响。


她怀疑自我,她失去了很多。她失去了童年的美好,失去了巴克峰,失去了镜子里的自己。


于是她又回望,她去假装,她差点向她母亲一样陷入了无穷的讨好。


如果不逃离这座山,她还是会继续活在痛苦的深渊,于是她飞向了她所理想生活的大山。


17岁前从没上过学;

父母不相信任何公立机构,一家人从不去医院,车祸、烧伤,也只在家里用草药医治;

二哥肖恩不时对她使用暴力,父母却指责她说谎,要感化她。

她的父母到处散布她的谣言,说她被魔鬼控制了,说塔拉控诉哥哥肖恩打她是造谣。


家庭在拒绝她。


可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书名叫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而不是“逃离”。


与家庭和解,与过去和解,也是和自己和解。


Flee like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终于,又飞往了我的山。


这座山是巴克峰。



塔拉选择了和解。


她每年都会在圣诞节回到镇上,每年都会问她的妈妈愿不愿意见她,即使她的妈妈不愿意。

“妻子不会到丈夫不受欢迎的地方去。”


如果塔拉没有逃离与改变,她可能也会像那里的女孩一样,早早地成为一个妻子与母亲,可能也会说出她母亲说出的那句话。


所幸,她逃离了,她“背叛”了。


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山,它可以是任何一个能压抑你的东西。我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够像一只鸟,飞跃而去。




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我自己的经历,真的感触颇多。我也是一次次想逃离,到最后释怀。又明白什么是放不下的,但也和作者一样,不能原谅的也不会强行原谅。

我也特别佩服塔拉。她虽然没有接受过学校的教育,但她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学习能力,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上将事情做得很好。慢慢地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她的执行力。


也许是信念的力量,让她在反复的自我怀疑中还能坚持那个理想。


废料厂,多见的血腥与受伤,偏执的父亲,暴力的哥哥,压抑的环境。


她敢于斗争,她敢于提出能够使家庭与她断绝关系的要求,又不屈服于哥哥肖恩的暴力,她敢于去改变一直恪守的信仰。


我虽然记不太清书上的内容,但我忘不了我看这本书的感觉。塔拉的反抗、她的改变、她的选择……都让我感到心情复杂。


 塔拉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在现代社会,女性如何走过性别的桎梏,来重塑自己的人生。


“在美国爱华达州的某个山区,有一座山峰,叫做巴克峰。山坡上,住着一个这样的家庭:父母是摩门教徒,信仰上帝。孩子们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证明。一对父母、七个孩子,生病、受伤从不就医。但令这个家最与众不同的是这个事实:孩子们不去上学。”


塔拉便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他们与世隔绝,每天囤积物资等待社会末日的到来。


塔拉的自我意识觉醒后再与世界接触,显得多么的格格不入。


也很感谢逃离家庭走出自己路的哥哥泰勒让塔拉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外面有一个世界,塔拉,”他说,“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不大一样。”


他如分享给塔拉的CD一般美好。


一旦一颗种子被埋下,它便会拼命发芽。


塔拉在废料厂工作,被父亲打压却依然抽时间学习,她自学考上了XXX大学,作为交换生去了剑桥,又进了哈佛,最后取得了博士学位。


她淡化了太多的奋斗过程,但我们不难能猜到和想到她的不容易。她适应新生活,依旧抵抗来自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边学习边挣学费以免因付不起学费而失去学习的机会......


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完全取决与你自己。女性,从不是社会用偏见的眼光所定义出的群体。



这本书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感悟与品读。

有人说,读书有什么用,最后还是会忘掉。但我想,可能有时候我会忘掉某个情节,但那本书带给我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它在无形中就已经影响到我了。


它丰富我的精神世界,无形中影响到我的思维模式,又让我拥有冷静的审视力,与一颗能够放大万物的心。


而我,会褪去束缚,飞往我理想的大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