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原创手绘:镜花水月,始终是缘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中南原创手绘:镜花水月,始终是缘

2021-05-17 09:58

来源:中南大学 孙嫣婧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李洋

浮生世相万千,由虚幻浪漫缝合。

现实矛盾无数,用反思质疑勘破。

天上人间有四时不谢之花,

海内异域有八节长青之草。

“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

镜花水月,倒也不全是一场空。

 

李洋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前半部描写了唐敖海外游历的故事,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创作手法奇幻诙谐,数经据典,一方面展现了作者蓬勃的想象力和强大的探索精神,一方面也寄托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李洋

作者李汝珍将故事时间定在武则天时期,与小说中对妇女问题的关注相契合。世人常用花比女子,取其娇美之意,而《镜花缘》中的女子,是百花下凡,也是女中豪杰。要求女子参加科举,反对缠足,书中“女儿国”的塑造更是体现了对传统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反思质疑。对于女子才华的描写,作者也不吝笔墨,着力强化,这种思想在他所处的年代是无疑具有先锋性的。

 

李洋

唐敖作为书中重要人物,则从一定程度反应了作者对科举等文化现象的观点。唐敖不重科举,不慕功名的性格特点,体现的是作者对于现实中“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一现象的不认同。读书明理、博古通今不是错,忽视了文化本身,一味追逐名利,才是本末倒置,失其本心。文化不是表面文章,不是野心家的幌子,“惟善为宝”或许才是作者的追求与期许。

 

李洋

《镜花缘》本就是一面镜子,有作者在现实中求不得的镜花水月。它照见海外奇闻异事,映出国内世间纷扰;它照见女子施展才华,映出当世妇女未能平权。小说中白描的世界固然有夸张之处,但嬉笑怒骂里定有真情在,讽刺褒贬中确有忧虑在。大千世界有繁华也有黑暗,能看透它背后症结并为之担忧的人,是尘世间清醒的勇者。

 

李洋


镜花水月,无心去来,有缘相逢。

闭上眼睛倾听新时代的声音

晚安,好梦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