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郑大”之听国际学院与化工学院师生的倾情讲述
秉持“求是 担当”的校训
“笃信仁厚 慎思勤勉”的校风
2021,在建党100周年的伟大节点
郑州大学时刻追随时代的脚步
继续向世界展现郑大的风采
实干兴邦,知物由学
立足当下,放眼世界
今天
我们与国际学院和化工学院的师生一起
感知郑大的变迁
感受郑大人的成长
国际学院:面向国际,赤心报国
国际学院秉持“开放自信、提升内涵
凝练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
博采各国之长,汇聚五湖之智
不断扩充知识储备
提高国际视野与政治站位
培养兼具国际竞争力
和跨文化领导力的创新型人才
01
四海流彩画,拳拳报国情
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中国。郑州大学国际学院 “集思广益”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对祖国最清澈的爱,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深入林州市的桂林镇,用手中的颜料和画笔,勾勒出一幅幅“新农村”的美丽景色。
郑大国际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和其他志愿者发挥所学专长,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他们在了解到三门峡卢氏县养蜂传统后,广泛搜集国内外文艺村运营经典案例,积极与当地政府对接沟通,在参考世界各国墙绘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历时2月,为当地的蜂蜜养殖场和戏剧大舞台进行墙绘工作,并为蜜蜂养殖场设计品牌包装,助力当地旅游文化发展,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02
牢记赤子心,薪火薪火永相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郑州大学国际学院微尘服务队的支教始于2011年。微尘服务队第十届团支书杜卓远,每年暑假都会前往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庄寨镇第一小学,为学生送上郑大师生捐赠的书籍与学习用品,为当地的小学生讲述国内外发展形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公开课。
03
纸上终觉浅,实干显担当
2020年暑期,国际学院“一地一策,互联互通”实践调研团队在走访考察河南省平顶山舞钢市、渑池县、卢氏县等贫困地区后,为当地提供了具有可行性扶贫建议,并联系学院优秀教室,指导帮扶当地开展特色农业。
2021年寒假,国际学院“滔滔黄河育五千年华夏,新理念新发展还看今朝”社会实践团队在深入探究河南境内13个城市及地区的黄河流域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流域内柳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花园口水利风景区等七处代表性产业基地后,通过线下调研、线上跟踪的方式,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言献策。
2020年暑期,国际学院“三产融合重发展,乡村振兴促增收”通过线上实践探究河南省国家农村产业发展示范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科学探索推进其融合发展的措施,为加快推进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扎根基层,不忘人民
国际学院的同学们在实践中开拓成长
勇敢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重任
为国家发展努力前行
用青春照亮伟大祖国
化工学院: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化工学院坚持以高质量党建
引领高质量发展
拥有绿色选冶与加工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
四个国家级研究中心
师资力量强大、科研条件雄厚
2021年,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
郑州大学化学工程学科
进入全球学科排名201-205之间
在窗明几净的阶梯教室里上课学习
在典藏云集的图书馆里查阅资料
在组会和实验里奔波忙碌
是化工人的日常
然而,实验对于他们来说
并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
无运动,不青春
一场球赛的欢呼
一次奔跑的回忆
我们一起挥汗如雨
一起拼尽全力
天鹅颔首低眉
碧波中徜徉
海棠满眼含笑
枝头上怒放
学习读书之余
漫步眉湖之畔、厚山之巅
或是约上三五好友
流连在松菊荷柳的美食之中
亦是化工人放松自我的方式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化工人求真务实
在郑州大学这片丰厚的沃土上
一面是学术
一面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