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吴孟超逝世: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袁隆平吴孟超逝世: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2021-05-23 21:41

来源:淮南师院校网通站 秦雨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5月22日13时07分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左)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13时02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吴孟超(右)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了一句“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他守护了近70年。1960-2021,这位“90后”的逐梦脚步从未停下。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此后,对于杂交品种水稻的研究正式开始。1964年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76-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一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1997年,袁隆平开始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2006年,袁隆平提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到2012年,“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扩大到在50个县市区实施2013年9月29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证实,经农业部测产验收,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平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纪录 。



袁隆平院士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神农来到人间播下种子,

留下满仓稻米回到天国。

他,是稻田里的守望者。

袁老,走好!




吴孟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吴孟超从医70多年,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创建我国肝脏外科论基础,主刀完成我国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至今完成一万六千多台重大肝脏手术,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肝癌患者术后最长存活已达45年。

如今全国肝胆外科的专家和医生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学生。

吴孟超在96岁高龄时,仍坚持每周都至少安排三台手术。

他曾说,“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做手术做的太久了,他的手指变形了;因为年纪大撑不住长时间的手术,站着会晃,他习惯性把第二个脚趾搭在大脚趾上,时间长了脚也变形了。
     很难的手术,别人劝他别做,如果失败对名誉不好,怕对“晚节”不好,他说:“我不过就是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我名誉算什么?” 



“我名誉算什么,

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

 医者仁心,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吴老先生,一路走好!



人间熄灭两座灯塔,天上多了两颗星。
可只要还有人记得,就不算真正的死亡。星辰依然在散发着光芒,悬在高远的天际,静静俯视着人间,照耀我们继续前行的路。


我们无法抵御浪潮,

但会永远记住灯塔。
      感谢他们曾经来过,

让世间“医食无忧"。
      国士无双。





编辑:秦雨露

责编:方雨洁  张嘉慧  韩群  程悦

审核:戎萌萌  李霞

出品:淮南师范学院校园网络通讯站


扫码关注我们

官方QQ|501510452

官方微博|淮南师院网通站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