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推荐 ——给新闻系和中文系的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能给我们带来许多知识,增长我们的能力。小编本次带来的推荐书目是送给新闻系和中文系的同学,如需了解更多,请持续关注河北大学校媒体航标,精彩继续。
送给新闻系的两本书:
一、《娱乐至死》
作者是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一书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并认识到媒介危机。警醒我们自己,在读书中思考,作为每一个媒介的接收者,我们自身的趋娱化是否让我们失去了一些更加宝贵的东西。
二、《传播的偏向》
作者是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试图回答一篇心理学文章提出的一个问题,在《传播的偏向》中,伊尼斯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学习过程中的口头法和书面法的对立。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因为伊尼斯的“偏向”思想,更在于从新鲜的角度看待并审视我们早已熟悉地周遭事物的能力及意愿。
送给中文系的两本书:
一、《彷徨》
作者是鲁迅 。该作品收入鲁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小说,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书的扉页,有作者的题记:“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鲁迅内心的真实追求。
《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表现了这一时期他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二、《罪与罚》
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一心想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认定自己是个超人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为生活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教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表现主人公行凶后良心受到谴责,内心深感孤独、恐惧的精神状态,刻画他犯罪前后的心理变化。
杨绛先生曾说:“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愿我们能从书中寻花开花落,悟云卷云舒,求恬静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