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美学和自然交融的世界存于心中
千年之前,一位文人的心灵抒发,唤醒了流转千年的人类心境,使得肉眼可见的情感出现在无限膨胀的时空之中,诗歌就此出现。读诗知美学,读诗悟心灵,读诗现美景。而人类与诗歌也就在此结下不解之缘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恰似紫罗兰般温柔的眼睛,在注视着蔚蓝的天空”“轻灵在光艳中交舞着变”……一首首在脑中浮现的诗,带着我的记忆飘飞到了那个时光搁浅的读诗时光,我与诗的故事就此展开了。
还记得儿时的我厌恶地记下一首首古诗,一句句赏析,一排排百话翻译,当时的我对于诗歌的概念也就停留在应付考试,完全不懂得它们蕴含的价值。当时间流转,一直到我升入高中之时,某天一首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勾住了当时心情落魄的我。细细品读,再加之自我抄写,顿时一个绝美的世界跃然而出:在春天的大背景之下,柳树与飞燕、微风与涟漪、孩童与笑脸、百花与草地……这些美丽的意象一股脑地向我冲来,让我顿时觉着自己如同被一股暖流所包裹,世界在这瞬间变得如此美好。也正是这首诗打开了我对于中外古典以及现代诗歌的向往与荐读,将我带领入了一个万物共生共长的精神世界。这里有着无形飘飞着的庄周梦蝶、孤鹜齐飞的滕王阁江景、泰戈尔的飞鸟、博尔赫斯描绘的清冷之月等等,在这个世界所有诗人以及他们所描绘的各类意象都可以无缝融合。这些诗歌带领我度过了一些悲伤的瞬间,让我更加相信美好。
我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而这一观念也正体现在诗歌之中。诗歌中所描绘的各类自然景物都来源于生活,却又融合了人类的主观情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而我们所定义的美学一定程度上又恰巧来自自然,因此自然之中蕴含着美学,诗歌之中蕴含着美学与自然。所以,诗人对诗歌的创作过程也正是对美的追求的过程。而读诗也正是品味出诗人情感,重现出诗人描绘画面以及欣赏这一画面的过程。诗歌所传递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情感的冲击以及对我们同样情绪的共鸣使得我们更加地愿意去欣赏它所呈现出来的美。
读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还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想象力得到了提升。诗人在描绘这样一首诗歌之时心中在想象着些什么?诗人创造这首诗时经历着什么?诗人描绘的怎样的画面?这些自我发问使得我们迫切地想要获取信息去重现这首诗背后更为立体的世界。这是一个奇妙且有趣的过程,既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又使得我们情感得到共鸣。
因此,我们可以说,读诗不仅是拓展知识、增长见闻的过程,更是一场人类追寻美学与自然哲学的心灵艺术旅途。读诗知美学,读诗悟心灵,读诗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