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 为兰州大学作“革命纪念馆里的红色基因进校园”第三场讲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王丽霞 为兰州大学作“革命纪念馆里的红色基因进校园”第三场讲述

2021-05-25 16:37

来源: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4月22日下午,我校特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宣传研究教育科科长王丽霞走进校园,在榆中校区天山堂C302报告厅为师生讲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革命故事。约400名师生通过预约聆听了报告。




王丽霞从背景、历程、结局、历史贡献、英雄人物、精神传承等多个方面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征的全过程。详实的史料再现了高台战役、倪家营战役、古浪战役等感人的篇章和烈士无畏牺牲的事迹,展现了西路军面对困难时壮烈和伟大的革命精神。王丽霞特别讲述了英雄红五军团团长董振堂在战斗中率领军队奋勇抗击敌人,坚守最后一道防线,直至英年殉国催人泪下的事迹,感动了现场的同学。



报告最后,王丽霞讲到,时代不断进步,国家逐渐繁荣强盛。然而,西路军不朽而伟大的精神和气概,仍然值得所有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她勉励广大兰大学子铭记西路军事迹,勿忘国家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西路军精神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活在我们的事业里。



本次讲座为“循红色印记,养英雄正气”系列活动的第三场讲述活动。现场同学纷纷发表感想:



2020级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胡金花


岁月在燃烧,时光在继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无论是亲身经历过河西征战的革命先烈,还是作为他们后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们心中深深不忘的都是国家的未来。位于张掖市高台县的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为执行宁夏战役作战时所牺牲的西路军战士所建。我们永远无法忘却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一万余众将士长眠在河西大地上的一幕。


作为时代新青年,我们不能忘记血雨腥风的岁月,要珍惜和平,牢记历史。站在先辈的肩膀上眺望历史,他们努力播种,却让我们收获和平的果实。抬头做人,大声唱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后代也有厚实的肩膀!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020级马克思主义学院  蒋煜


我印象最深的是革命前辈们。徐向前的儿子徐小岩,在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纪念馆后第一件事就是告诉遗像中的父亲,并特意去上坟祭拜。另一位杨克明前辈,他能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坚守高台,浴血奋战,年仅32岁就壮烈牺牲。王丽霞科长提到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我还特意去找到了那篇《杨克明:三过草地心犹壮,一死高台志未移》,再次被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动。


2020级文学院  闫锦楠


在王丽霞科长动情的话语中,我们走上那段红军西路军走过的历史长路上。曾记否,他们不曾倒下,仍见一身风骨。


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他们讲解着红色故事,传递红色精神,吟着英雄史诗。亘古的祁连山上,永远地,有冰雪、有花瓣、有忠骨。


我被深深打动了。只有心里铭记历史,我们才将拥有建设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2020级第一临床医学院 李诗虞


本次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是一次生动的,全面富有哲理的有意义教育。


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不朽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红西路军在陈昌浩徐向前的领导下,进军河西走廊,蒋介石对红军进行围剿防堵,红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浴血奋战,历时五个月之久,歼敌25000余人,但因孤军作战敌我力量悬殊最后失利,几千名战士壮烈牺牲,红西路军战士在敌人面前,刚正不屈,坚持战斗,谱写了革命历史的壮丽篇章。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爱戴”。革命烈士临难不屈,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牢记使命,不断前行。


2020级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金圆


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支柱。这是我在参加了红色基因进校园第三场讲述活动最深的感触。


讲述中令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是最后的高台作战,面对10余万马家军的围堵,西路军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英勇奋战四个多月,歼敌约25000余人,但由于孤军作战,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待援无望,终于在1937年3月不幸兵败祁连山梨园口。


西路军的悲壮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传承好理想信念的红色基因。 


2020级大气科学学院  龙贵州


西路军命运是多舛的,一方面由于国际援助地点的变动和取消,造成了西路军行军路线变化,导致消耗巨大。另一方面,西安事变对于西路军的危险非但没有起到缓解作用,反而成为二马为邀功请赏而进行疯狂绞杀红军的机会。但此时西路军的牵制任务,为河东红军的生存,为西安事变后的局势稳定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高台的失败,并不能磨灭西路军的精神。因为西路军的不妥协,不投降,被俘的战士遭受到了敌军的残忍对待。这段惨烈的历史篇章令人扼腕长叹。两万多红军将士在极度危难条件下,执着坚持理想信念,艰苦卓绝地浴血奋战,西路军的顽强、勇敢和牺牲精神倍令人折服。这是一群中国革命的精英!


2020级大气科学院  黎相启


为何李先念先辈会不愿回忆西路军?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会在西路军纪念馆久久驻留?这是一支英勇的军队,为了革命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


本来,在英勇作战之后,只要继续往前,前往新疆,拿到资源,便可以达成自己的使命,胜利会师。但形势剧变,西安事变爆发,为了谈判的大局,他们在甘肃徘徊,宁可错过最佳的战斗的时机,也要牵制敌军,死守高台,与数十倍于己的马家军拼杀。



寒冬、缺衣、缺粮、缺武器、无援、敌人的诱惑……这些都无法阻挡他们坚守的决心。毕竟他们每坚守一刻,就能让党在谈判中增加一份筹码。八日血战,全军覆没。可生者宁被活埋、被虐杀也绝不投降。英勇、敢于牺牲、顾全大局,西路军用他们生命演绎了什么叫为革命而牺牲,何为革命精神。 


2020级第一临床医学院  罗杰


今天有幸听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宣传教育科科长王丽霞老师讲述的红军悲壮的战斗历史,让我对工农红军的形象有了更加立体深刻的理解。


纵观党的历史,若没有没有那许许多多、前赴后继的革命先辈在革命的道路上抛头颅、洒热血,怎么会迎来新中国的成立?红五方面军作为工农红军的后卫,阻击敌寇,条件艰苦,损失惨重,依然作为铜墙铁壁守护着工农红军的后方;中央军委要求西路军停止西进,就地在永昌、凉州一带建立根据地。


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拼来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牢记先辈的历史,并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级口腔医学院  马瑞堉



今天我了解了中国工农西路军的历史,感觉受益匪浅。


西路军一路披荆斩棘破敌无数,经历了无数血雨腥风。他们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定信念深深打动了我。我们要学习先辈的伟大意志和不朽精神,争做新时代青年。


2019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立为


在红色基因进校园讲述结束后,我深感到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在这之前我甚至没听过高台这个地方,也从不知道西路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部队。在学习了西路军的历史之后,我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西路军战士们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和马家军进行艰苦的对抗,在敌众我寡的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最终失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破千里冰封,踏万里草沼

赴千丈山壑,趟万仞雪原

一路走来

留下革命精神如燎原之火

传唱奋斗力量似不朽诗篇


红色力量,深埋于每个兰大人的心中

每个兰大人

都在为了民族复兴而于当下奋力拼搏

长征壮举举世瞩目

红军精神传承千秋



制作|王嘉仪 刘悦行

图片|陈加好

校对|陈立伟 袁能

审核 | 朱佳君 赵啟沣 赵雨辰 袁菲 朱泽业 李佳忆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