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史诗《延安》丨传承鲁艺薪火,践行延安精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5月23日晚7时30分,由延安大学师生原创倾情打造的音乐舞蹈史诗《延安》在延安大学杨家岭校区大礼堂隆重上演。
全剧分为六个版块,分别为序曲《想延安》、第一幕《创世歌》、第二幕《延水谣》、第三幕《拓荒曲》、第四幕《东方红》及尾声《续华章》。整场话剧历时90分钟。本剧再现了从红军长征、吴起镇胜利会师,到党中央东渡黄河离开陕北的历史时期。其中穿插《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校歌联唱,反映了延安时期学子们的积极向上精神风貌。
序曲
想延安
一首旋律优美的陕北民歌与原创舞蹈《想延安》完美融合,以音乐与舞蹈讲述剧情,水幕般梦幻的蓝色裙摆旋转着,将观众引入雄宏浩瀚的陕北高原,老人与小女孩的羁绊呈现出了跨越岁月的几代人对于庄严雄伟的革命圣地延安的魂牵梦萦。
“中国革命的浩荡巨轮,在这里起锚,从这里扬帆。”
舞蹈 :《想延安》
舞蹈编导:李玥、刘超、杨帆、杨杨
表演者:李玥、杨帆等
第一幕
创世歌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本幕以原创歌曲《江城子 瓦窑堡》、歌舞《长征会师》、合唱《保卫黄河》、舞蹈《到延安去》等,突出彰显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精神,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歌颂赞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诉说着那段艰难的岁月。八路军们在凛冽西风中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布衣平民也同样拥有坚毅的目光与必胜的决心,那个年代中的恋人虽因战争离别、却为革命奋不顾身。铭记过去,展望未来。延安精神啊,必将永放光芒。
独唱:《江城子 瓦窑堡》
演唱者:杨茜
歌舞:《长征会师》
舞蹈编导:李念
表演者:贺雨庆、呼延贝等
合唱:《保卫黄河》
演唱者:鲁艺合唱团
舞蹈:《到延安去》
舞蹈编导:张悦
表演者:刘宇博、赵宝森等
第二幕
延水谣
“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 爬也爬到延安城。”——这是一代青年的心声。
本幕通过原创歌曲《延安之恋》及双人舞、合唱《校歌联唱》等,反映了爱情的美好、人们对延安故土的眷恋以及延安时代青年坚定的理想信念。奋斗、坚韧、希望,同学们用舞蹈和歌曲展现着青年人的蓬勃朝气,也展现着爱国主义这一核心精神。
男女二重唱:《延安之恋》
演唱者:王维政、于彤
合唱+双人舞:《校歌联唱》
演唱者:鲁艺合唱团
舞蹈编导:刘超、荆莹
表演者:刘宇博、赵宝森
第三幕
拓荒曲
一部辉煌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首劳动人民的赞歌。劳动与创造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陕甘宁边区,在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中:军民们喊出了“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
演员们载歌载舞,将秧歌剧《兄妹开荒》、《军民大生产》以及原创舞蹈《秋收》等生动活泼地表演了出来。震天的劳动号子声仿佛将我们拉回了那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时代,展现了延安军民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精神丰碑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舞蹈:《军民大生产+纺线线+二月里来》
舞蹈编导:马耀保、荆玉环
表演者:郝利科、宋雨晴等
秧歌剧:《兄妹开荒》
演唱者:柴宏、赵阿慧
舞蹈:《秋收》
舞蹈编导:李玥
表演者:常雪尔、欧阳谆镕等
第四幕
东方红
本幕以歌舞《翻身道情》、《拥军秧歌》、《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以及原创歌曲《延安延安》等,表现了边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欢欣与自豪,军民情深的美好画面。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朽的选择。“陕北道情”那酣畅淋漓的音调,再现了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一个个奇迹。这些歌舞徜徉于历史的怀抱,穿梭在时光的隧道,共同歌颂着不朽的共产党人、不朽的延安精神!
独唱:《翻身道情》
演唱者:黄娇娇
舞蹈编导:马耀保
表演者:李宗楹、徐姝颖等
舞蹈:《拥军秧歌》
舞蹈编导:杨帆、杨杨
表演者:贺雨庆、王俊文等
舞蹈:《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舞蹈编导:杨帆、杨杨
表演者:郝利科、张标等
独唱:《延安 延安》
演唱者:赵宇涛、鲁艺合唱团
尾声
续华章
以原创歌曲《回望延安》和现代舞表演,将过去与现在完美地契合了起来。走向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掉过往的种种。回望延安,回望那似火的岁月,我们新时代青年人该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平炼灵魂,汲取信仰、校准方向,唱响时代的凯歌,续写复兴丽篇的坚定信念,彰显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时代强音。
歌舞:《回望延安》
演唱者:蔺思甜、陈洪涛、覃朵、刘克
舞蹈编导:刘超、李玥
表演者:李丹阳、韩瑜等
百年恰风华,世纪正青春。
最后,全体演员上台挥手告别,向观众鞠躬致敬。在校校领导与台前幕后的全体工作人员也上台进行合影留念,在舞台的聚光灯下定格今夜的美好。
【图片来源:贺雪锦 杨栋皓 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