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用数学解释世界,从本源赢创未来
山东大学是国内最早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高校之一。2000 年组建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建设数学建模创新实验室;2010 年组建十大校级创新教育平台,数学建模创新教育被首批纳入其。在学校的支持下,经过团队成员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
在支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成果及参赛规模、受益面、获奖数量及等级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主要特色与创新:
1、学校重视,政策支持、经费保障。
2、形成了体系相对完整、全覆盖的创新教育支撑体系。以“数学建模”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
暑期培训为强化训练平台,“名家讲坛”、“建模沙龙”、“典型案例研讨”等为扩展提升平台,以 QQ、微信等为基本线上辅导答疑和交流平台。2016 年起,启动并实施了基于数学建模的“创新+”实验班,开启了赛后数学建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3、参与面广:年均接受课程教学与暑期培训人数超过千余人;参赛热情高,以 2019 年为例,
达到 256 个参赛队,涉及 16 个学院及 40 余个专业。
4、师资队伍稳定,教学能力突出、经验丰富:团队成员延续和继承了山东大学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为国育才的使命和担当。
5、坚持问题导向,重视思维训练,教学理念清晰,教学手段丰富,适应性、针对性强。指导教师团队从探索、实践到再探索、再实践,先后承担了省级教改立项重大研究项目 2 项,参与省级教改立项重大项目 2 项,校级教改立项课题多项,出版教材 2 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 项。
近十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累计获全国一等奖 27 项、二等奖 72 项,赛区一、二等奖 600 项,获全国优秀论文奖 5 篇,指导学生在《数学建模及其应用》上公开发表竞赛类获奖论文 6 篇。数学建模创新实践教学的开展,同时带动了山东大学在校大学生参加相关建模竞赛活动的开展,如“深圳杯”数学建模挑战赛、“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数学建模赛后研究等均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