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四史”最强音,“四史”思政大课在滨院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5月25日下午,学生工作(武装)部(处)组织师生集中学习由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三讲“改革开放史”。学校党委副书记宋淑平、党委委员、副校长杨玉森、学生工作(武装)部(处)全体人员、相关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与全校近千名青年学生一起在主会场同上了这堂思政大课。
本次课程分“大幕拉开”“辉煌画卷”及“长风破浪”三个篇章。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闫方洁、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肖光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先后以《历史关头的抉择:为何要走改革开放之路?》《依靠创新谋发展:改革开放之路如何走?》《世界历史的中国答卷: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和历史启示》为题,梳理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通过展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快速发展以及取得的成就,带领师生一同重温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中国奇迹”,生动展示了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硕果累累、风雨历程和路途艰辛。课程主题鲜明、内涵深刻、层层递进,让全体师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以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更加坚定了师生们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课程结束后,老师、同学们沉浸在改革开放创造的伟大成就中,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纷纷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学校党委副书记宋淑平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体滨院人要秉承改革开放的精神内涵,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发扬革故鼎新的超越精神、披荆斩棘的革命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只争朝夕的追赶精神、敢闯敢试的攻坚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直面难题的担当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外国语学院学生科科长苏成荣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在学生中开展丰富生动的“四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奋斗姿态,为学校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此次活动各二级学院纷纷设立分会场,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中观看了这堂改革开放史思政大课,并交流分享了学习感受。今后,学生工作部将持续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四史”学习教育,通过多项举措继续引领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