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习得性无助”,积极心理学教你做一个乐天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拒绝“习得性无助”,积极心理学教你做一个乐天派

2021-06-03 19:19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叶琴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有的人常常很丧,有的人却能一直保持积极~          A    

积极心理学教你做一个“乐天派”


0               1              心态落差              
             
             


生活如此“内卷”,引无数小伙伴竞折腰。有时候生活会不尽人意,让你陷入低迷之中。


比如这些不快乐的情况:


收到了坏消息


今天的工作很糟糕


学习遇到了困难


宿舍人际关系紧张


你生病了或者非常疲惫



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的人总是在用心、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维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而有的人在经历几次挫折后,心力交瘁,怀疑人生。



可能你或你身边的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但始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开始感到无力抵抗某种“影响命运的力量”。当你开始相信这种“命运”,便会开始觉得虚无,仿佛一切努力都是无益的。


    注意啦!!!!


这其实是一种习得性无助

心理状态




02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当一个人在某件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并反复失败,就会获得无助感,而且会将这一无助的感带入到新的环境中,甚至包括那些你原本可以控制的环境中。






比如,你已经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孤独中,你就会渐渐认为孤独才是人生的真实,从而慢慢放弃与他人交流。


长期处于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下,会让你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社交功能受损,并开始对生活失去憧憬。


这个时候 你就需要 及时提醒自己            
           
           
             

摆脱这种困境

首先应该转变视角

正确认识到过去的失败和挫折

不是命中注定的

现在的你

也并非是无能为力的

通过后天的努力

我们也可以变得更加幸福



03              

积极心理学教你做一个乐天派


             
             


一、思维转变            


1.相信改变是可能的:所有事件的结果,都可以通过我人为的努力而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叫成长型思维。


比如:


【这道题/这项工作很难,很好,克服了,我的能力就更强了。】


【失恋好难熬,没关系,熬过了,我就是个更独立成熟的人了。】


  

2.检测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幸福的关键是我们内心如何看待世界,学会有意识用积极视角解释世界。比如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认为自己不聪明、不如人,一定不要把没考好和我很笨划等号。


萨农·萨尔斯博格曾说过痛苦与幸福的区别只在于你如何看待他们。


           

二、行动指南



1.设定合理的目标,养成反弹力英文叫resilience,即“这次没做好,通过努力下次就可以做好了”的思维惯性,是处理、自我调节和合理安排的能力。通过着眼于完成小的任务,在取得小的进步和成就时庆祝自己每一个微小的胜利,切身体会到“自己可以做到一些事情”,给予自己正向的鼓励,有利于缓解习得性无助

2.运动:通过运动产生催产素、多巴胺、内酚酞、血清素等令人愉悦的生理激素,维持一个好的情绪状态。




万事胜意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可现实的常态却是沿途有无数挫折与挑战。但是,总有努力生活的普通人,乐观进取、野蛮生长,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陪你乘风破浪!



           
           
           
           作者简介              叶琴
           

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咨询员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