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端午,又是一年佳节
/佳
/节
/又
DUAN
端
WU
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渊
源
DRAGON BOAT
FESTIVAL
其实端午节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
其中,在关于端午节起源的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相传,屈原的政治主张遭到贵族的反对,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在秦军破楚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但近代的史学家不断指出纪念屈原这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节已经存在。
习
俗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又注入新的内容。
1.
端午食粽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2.
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扒龙舟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端
DUAN
午
WU
3.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所以功效最好,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4.
拴五色绳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诗
句
DRAGON BOAT
FESTIVAL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千年前的古人们就已经在每年的这一天欢度端午佳节。
有许多诗人都在端午写下了美好的诗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端午临中夏,
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潘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
好酒沈醉酬佳节,
十分酒,
一分歌。
苏轼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
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