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场遇见——读书可以遇见爱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读书是一场遇见——读书可以遇见爱

2021-05-26 09:11

来源:呼伦贝尔学院 陈艳华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著名学者钱钟书称他的妻子杨绛女士“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夫妻二人早年的琴瑟和谐自不必说,单是晚年时候一家三口的相濡以沫就足以让我们感动和汗颜。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记录了这一时期的点点滴滴。

 


1994年开始,钱钟书与女儿钱瑗相继住进医院,且两个医院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悉心照料,辛苦异常。可是杨绛说“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女儿钱媛患的是癌症,她只是希望自己赶紧病好,陪妈妈看望爸爸,所以坚强的忍受了几次治疗。杨绛不能每天去看她,可是每天能梦到她。第二天杨绛就会把自己梦里的事情讲给钟书听,但是她不告诉他那是梦……

 

有一天夜里,夫妻二人都梦到钱媛笑着来告别,“阿圆清澈的眼睛里,泛出了鲜花一样的微笑。她说,爸爸,好好休息。我要回去了……”他们仨,从此走散。杨绛说,“钟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他黯然看着我,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杨绛安慰钟书说,媛媛现在“什么病都不怕了,什么都不用着急了,也不用起早贪黑忙个没完没了了。我们也永远不用牵心挂肚肠了。”可是“我说是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钟书点头,却闭着眼睛。我知道他心上不仅痛惜圆圆,也在可怜我。”

 

蔡崇达说,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可是,有多少人却是用爱的名义绑架了爱情和亲情,背后作祟的是贪念和自私。杨绛、钱钟书、钱媛,仨人同舟共济,风雨磨难中隐忍的担当,安乐清静中无言的默契。所以杨绛说,我们仨是“俗世中不寻常的遇合”——平静的付出,恬淡的守望,不张扬,不放弃,安然于春光中旅行——亲情也好,爱情也罢,这大概是最美的境界了吧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