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骄子】梁贵钢:青春撞上迷彩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民大骄子】梁贵钢:青春撞上迷彩绿

2021-06-25 23:00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 张建阳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大地,背负着民族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回响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新兵们在营地里站成队列,唱军歌。曾经的新兵,现已是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4班的学生——梁贵钢。

高考后,到西藏圆从军

梁贵钢出生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从小就受到《亮剑》《铁道游击队》等抗战影视剧的影响,剧中的军人们展现出的冲锋陷阵、不惧生死的品质,让梁贵钢对军人产生崇高的敬意。

高考后不久,征兵工作在上林县开展,梁贵钢的内心燃起了”军人梦“的火苗:”我也想像抗战英雄一样保家卫国!”他和父母提出参军入伍的想法,父母都非常支持他:”去吧!我们为你感到骄傲!”这让他更加坚定参军入伍的决心。

2016年9月,经过入伍体检、政治考核、役前训练等流程后,梁贵钢获得入伍批准。

前往军营的前一天晚上,梁贵钢坐在自己的房间里,静静地看着窗外那片故土,他的心中充满了不舍:”我走后爸妈会不会不习惯?想我的时候怎么办?”但影视剧里军人们浴血奋战、守卫家国的画面在他脑海里不断涌现,”先有国,才有家!”梁贵钢把不舍深埋于心,决定在军营里好好训练,锻造自己。

第二天一早,梁贵钢坐上了前往军营的大巴,天空下着雨,透过模糊的车窗,他看见家人正目送他远行。怀揣着”军人梦“,梁贵钢踏上了军营之旅。

来到西藏军营当天,营地里飘着雪花,气温比家里低了二十多度。第一次接触高原的环境时,梁贵钢就出现了头晕、缺氧等状况,”但部队仅给出两天的时间让新兵们适应高原环境,便开始了新兵连的训练。”梁贵钢坦言。

在新兵连,站军姿是最基本的训练项目。一次训练中,由于还未完全适应高原的环境,梁贵钢突然感到胸闷、气喘,意识变得模糊,眼前一黑,随后倒在了营地里。再次恢复意识时,指导员叮嘱他好好休息。但稍作休整后,梁贵钢拖着摇晃的身体回到队伍继续训练,”不能因为我身体的原因缺席训练,拖大家后腿!“

对梁贵钢而言,除了站军姿,负重五千米也是新兵连训练中的一大难关。第一次训练负重五千米时,梁贵钢背着十公斤的越野装备,踏着被冰雪侵蚀过的坚硬石子,艰难地奔跑在山地上。到达终点时,汗水浸湿了军装,连喘气都十分困难,却被告知测试没有及格,这让他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感。

”我们是军人,要不怕吃苦!能吃苦!”梁贵钢想起指导员的话,下定吃苦的决心:”我一定要把负重五千米项目拿下,得到老兵的认可。”他开始学习老兵在负重五千米跑时的方法技巧,不断地摸索,在练习中汲取教训。经过不断努力,梁贵钢在负重五千米项目中,取得了连队第一名的成绩。

4个月的新兵连训练后,梁贵钢凭借优秀表现获得了嘉奖,也适应了高原环境,即将被派往新的连队。

在部队,坚持不懈练铁骨

对比新兵连,下连队后的训练强度更强,时间更长,需要学习的技能难度也更高。

”站岗时太阳光照很强,风很大。”这是梁贵钢第一次在新兵连看到站岗哨兵的场景,哨兵站在哨位上抱着枪,目不斜视,站姿如松。但当他亲自站在哨岗上,才明白站岗的艰难:”有时遇到下雪天气,还很有可能会被冻伤。”但梁贵钢一想到自己正守卫着祖国的河川,心中便迸发出无限的自豪和力量。

格斗与擒拿是连队训练科目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士兵训练过程中的”拦路虎“。在对战过程中,通常会误伤战友,一个摆拳砸到了头,一记鞭腿踢到了手臂,都能把彼此打伤并出现淤青。”偶尔遇上暴风雪,天气很冷,淤青难以散去,就会肿起来。”疼痛让他想起小时候受伤时家里人的关心,对家乡的思念涌上心头。在疼痛与思乡的双重压力下,梁贵钢仍咬着牙、忍着痛,坚持训练。

训练之余,他会给家里人打电话,每次他都对家里人说:”我在军营里过的挺好的。”从不提自己遇到的困难。

有一次训练攀登时,需要士兵们爬到楼顶完成相关的任务。梁贵钢紧抓着绳索,一路往上爬。到达四楼的窗户时,他双手一撑,两脚一蹬,身体向上用力,眼看就要翻越窗户了,却猛地撞到了四楼阳台的铁栏杆,接着而来的是整个面目的麻木感。

”当时任务在身,顾不上疼痛,我只想继续往上爬。”于是梁贵钢忍着剧痛和麻木,双手扶着窗台,下身一甩,把腿搭上了窗台,坚持完成了训练。

两年军旅生活转瞬即逝,梁贵钢在他的军人生涯中不断磨练、成长、收获,他连续两个季度获得”优秀士兵“称号,并在第三季度的考核中,负重五千米和器械科目别中获得连队第一名。

”在军营里,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永不言弃的意志力,炼就了钢铁般的军人气骨,让我面对困难时,敢于克服,勇往直前,”梁贵钢自豪地回忆着,”就像军歌里那样,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